说一个界面奇怪,诡异时,我们在说什么?
2015-04-08 本文已影响6173人
德川亮
设计工作中,常听到的两个用于评价方案的形容词是,“奇怪”和“诡异”。那么这两个表述含糊的描述词,到底在说什么呢?我来说说体会
1.可能是信息的相关性弱
当把相关性弱的信息放在一块时,就会让你产生奇怪和诡异的感觉(无关于对齐和留白)。这里不多说了,设计师一般都有这个敏感度

2.可能是认知模式无法匹配
没有契合用户的认知模型,功能逻辑再正确让人感觉别扭。
最初美团商家中心的房态管理模块非常奇怪,是用下拉框选择项目,再去选择一个房型,日期控件选择一个日期,最后选择一个有房 or 满房的状态。各位听我说起来似乎挺合理,但是实际操作多个房型的状态时,在同一个控件区域不停的进行操作,而总体感觉怪不可言,如下图:

但是采用了日历的模式,马上就清晰和正常起来了。因为日历的这种信息视图,是更契合人们的日常认知和习惯的。
(延伸阅读:21种常见的信息图示)
下图是房态模块现在的样子

3.可能是反馈不够
感觉这个界面少了点什么。
还是房态模块的例子,如上图,你点击表格中的按钮,按钮就会变成另一种状态,比如,从【有房】到【满房】,从【满房】到【有房】。本来功能做到这里,也就够了。但是当时,我们给出的评价还是那句话——非常奇怪!
奇怪可以描述为,担心按钮是不是真的生效了?房态的信息是不是同步到了页面上了?这里的按钮一点就变,是不是假的啊?
所以,我们在点击按钮时,在其旁边加上了一个成功提示。

4.可能就是丑了
感谢万能的12306,让我迅速找到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