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语花高中语文课文

你所不知的江与月的另一面 ——细读《赤壁赋》之关键处

2020-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看云老师

      生活中,时时有困境,处处有江月。可有几人如苏轼,可借江与月,成功突围,脱胎换骨成一苏东坡?

      且细读《赤壁赋》的关键处,第三段即“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手?”一段。亦即详说《念奴娇 赤壁怀古 》之“一尊还酹江月”卒章所显之志,所志之渊源。

1,江月穿线,扣心。紧扣文心笔不乱。

        你所不知的江与月的另一面。知不知,尚矣。

      你只知月的盈虚圆缺,却不知月的变来变去,而始终不损毫发。你只知大江的日夜流逝,却不知大江的流啊流,而未曾一时消失。     

      江月总是主角,不只关乎风景,直关悲喜:喜也江月,悲也江月。江月不离你和我。

2,起承转合,明文。使文曲行而韵致。

      亦→盖→且→ 是。 每一处曲折,都不离江月,江月声色,启人深入思索。

3,三比两问,交心。让主客人物之心交。

      比方,对比,人物比。设问,反问,启蒙开悟。

      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又羡慕什么呢?不止长江无穷,不止明月长终,请想清楚参破透。

4,立体呼应,醒人。不再偏执一端而自陷迷乱。

      明呼明应,人呼物应,正呼反应,后应前呼,明应暗呼,主呼客应。人物、明暗、呼应正反等诸多交错,良趣岂不多!

5,变与不变,全神。使神得以振奋而不再因执迷于苦短求恒,而悲而惨而残。

      再变的月,不变的月,都是月。再变的江,不变的江,都还是江。不求抱之长终,不愿羡之无穷。且享之声色,自由而共适。   江月正是你和我: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 

      如此,不麻木悲观,也不盲目乐观地,而是洞晓人情物理而达观。

      苏轼,借江月成了东坡,你我也应不再”托遗响于悲风”,而“相与枕藉”“不知东方之既白”。

黄州之后,苏子更有言:

被贬惠州时:不辞长作岭南人,

            日啖荔枝三百颗。

忆贬儋州时: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总结一生时: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更有: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语文突围借此人

四关六将守身心,三比一问定乾坤。

审题明目亮双眼,立体呼应精气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