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言菊语】《我的作文教学课例》阅读札记(四)
管老师的作文教学主张
1.发表意识
作文和发表不是婚姻关系,就是血缘关系。无视发表的作文,教学是断了血缘,破坏了婚姻的残缺的作文教学。没有发表作文就没有读者,没有读者的作文是死的,没有读者的作文教学,怕也是半死不活的。
一次次的发表,学生才会真切的感受到作文,就是“拿起笔来说话”,才会和作文本质的区别开来。一次次的发表,学生才会享受到写作的快感、荣耀感和幸福感;一次次的发表学生才会知道作文是有人读的,是有读者的,才会建立起读者意识,才会懂得夏丏尊说的“读者意识是最大的写作技巧”。有了发表,有了读者,能解决困扰语文老师的“假话、空话、套话”——你说假话,同学会站出来指正你、指责你。
发表,也把学生的作文变成了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当下的作品。作家有他当下的作品,孩子也有了孩子当下的作品。发表的局限性,促成了作文的竞争性,有竞争才有精进意识、精品意识,才能消灭作文意识,作者才会不断修改,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他人。
2.留心观察,重在“留心”而非“观察”
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外在的物质世界;一个是内在的心灵世界,比起教学生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去观察外在的世界,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内心的心灵的世界。更重要。
“留心观察”4个字,重在“留心”而非“观察”。观察只是发现一个外部条件,而且是一个不成正比的条件。眼睛好、视力强,听力好的人,不表示他善于发现;一个掌握观察方法的人,也不表示他善于发现。
写作,说到底是心灵的活,不是眼睛的活,不是耳朵的活,鼻子的活。——内在的发现,重于外在的观察。
3.作后讲评重于作前指导
写作文就是写自己的那点破事,那点“小心眼”、“小心事”。只要让学生写自己的事,哪会没东西呢?
“作后讲评”重于“作前指导”。“作后讲评”就是先号脉再下药,这药就能下的准,即使不药到病除,它的副作用也少,学生已经写出作文了呀,先让学生写,写出来了,有什么问题我给你诊断,给你开药方,给你治,这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阅读教学是单文本教学,作文教学是双文本教学一,教材;二,学生的作文。作前指导为中心的作文教学,以教材为本;作后讲评为中心的作文教学,以学生为本。要上好作后讲评,教师就要认真批改研读学生作文,就能知道自己班上的学生作文的优点和缺点,就能从学生作文的实际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做好指导、作后训练,这样的指导训练,很容易切入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域。
4.《我的作文教学主张》里的六个“主张”
兴趣重于技能,生活重于生成,多改重于多写,真实重于虚构,课外重于课内,写作重于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