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行动学习中管理类课题研讨的三个关注点
导读
行动学习中经常会有管理类课题的研讨。这里所指的“管理类问题”,一般不包括与业务数据强关联的话题,比如业务目标分解、市场分析等依托数据开展的讨论,而是泛指一些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软性问题、流程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的特点在于:议题没有太明晰的边界、评价标准大多是主观的、结果很难用量化指标进行衡量、参与者对问题的认知不太容易统一。这些特点,会对现场引导效果产生影响。一方面容易给参与者带来散乱、讨论不聚焦的参与体验,另一方面讨论最终产出的成果,在有效性与可行性上也会面临挑战。
因此,这类课题的研讨设计中,以下三点应该成为引导师的关注点。
1澄清需要改变的原因,具象最佳状态
我们相信任何一个课题,对于组织来讲都是不寻常的。它一定是因为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或挑战,使发起人产生了危机感,这种危机意识必须为参与者充分认知,才能够真正理解课题本身。通常情况,我会要求行动学习小组的导师或者课题的发起人,在研讨现场与参与者们做一次深度交流,以澄清发起课题的原因、背景,以及从未来发展来看该课题的迫切程度。
这样的交流,不仅可以获得对课题外沿与内涵的澄清,更重要的在于双方可以定义关键术语、厘清问题边界、确认利益相关者、明晰基本方向,形成对课题更进一步的梳理与聚焦。
管理问题的解决,不仅要满足当前的状态,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未来的组织要求。因此,课题研究需要从未来发展向回看,在未来1、2、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外部环境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组织为因应这些改变,需要做出哪些调整?组织、各层管理者、课题中的利益相关者会受到何种影响?我们希望他们以什么样的状态参与到组织变革中来?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澄清的另外一个出发点在于,课题研究者提出的策略,要满足于未来组织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个过程也要求参与者必须站到一个更高的、全局的层次考虑问题,形成系统思考。
2改进策略要基于当前真实的状态
对当前状态的分析,是管理类课题研究很重要的一环。
很多课题的研究者,会有意无意地忽略掉这个环节。他们的假设是:我们很了解所在组织,包括它的运作模式、制度流程、人际关系、公司政治,尤其是缺点和潜规则等等。这会导致他们想当然地把一些身边经历或关注的微观情境,放大成为整体组织的情境。
比如,人们研究员工积极性提升的时候,会想当然的认为是公司绩效考核制度不合理造成的,但如果认真分析会发现,虽然绩效考核体系有待完善,但当下对于组织更重要的,可能是人们对目标的理解与信心的建立。
因此,在这个环节中,要避免参与者仅仅依靠个体感觉和微观情境,对问题原因做出判断,而要更多的从事实出发,去考量与验证假设是否成立。一般情况下,我会要求所有课题小组,第一阶段的重要实践任务之一,就是要在一定层次上进行调研,并做出分析报告,以验证他们前期研讨中的假设。
曾经有一个小组,他们在研究“如何提升生产一致性”时,所有的人都认为是新员工拉低了生产水平,经过一阶段深入调研,他们发现导致生产一致性下降的群体,并不是新员工,而是三到五年熟练掌握生产工艺的老员工。这一发现让他们推翻了原来的假设,最终制订出了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
因此,参与课题研究的伙伴,有责任放下常识和假设,在更大的范畴内找到组织真实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梳理组织状态与最佳需求之间的差距,方有可能制订有效的策略与突破点。
3未来可持续的策略是什么?
对于领导力培养项目而言,取得课题成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可持续性策略的制订与实施。
这里所讲的可持续性策略,一方面是学习者自身理念的可持续改善,另一方面是研讨出的成果,要在阶段性产出的基础之上,能够对组织未来发展起到持续的推动作用。比如,研讨成果不能单纯是一些建议,更重要的是基于这些建议,可能带来的流程、机制、文化等方面的改变与思考。
在我看来,管理类课题研究本身,实际上就是一个对管理者理念重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需要重新依据未来发展趋势、组织发展模式的思考,检视组织文化、价值观、规则流程。从系统思维的构建、视野与格局、策略创新性、突破惯性思维等方面获得提升,从而成为支持未来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