蓓蕾今天如何做教师河南师范大学

阅读的四个层次(读书笔记)

2018-06-01  本文已影响548人  161f09651b9e

  在《东吴相对论。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一期节目里,吴伯凡谈到了读书问题。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艾德勒写了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在这本书里,他提出阅读时分为四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基础阅读,或者叫初级阅读,就是能不能识字,能不能把一个句子弄懂,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基本上是这种阅读。我们很多人学外语很多年,基本上只达到这个层次。第二个层次,就稍微高一点,叫检视阅读,就是巡视性达到阅读,或者叫略读。这种方式也是很必要的,要把书的最表面的那些信息,知识,初步地,概略的看一下,比如前言、目录、标题以及里面的重点段落。很多人读书是不看目录的,就从第一章开始看,甚至标题他都不太注意,这样读书会让人抓不住头绪,有人把它称为预读。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性阅读,或者叫解剖性阅读。这是一种深度阅读,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能够提高个人能力的那种阅读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第四个层次是主题性阅读,就一个问题吧很多书放在一起进行深入比较,看这本书是怎么说的,那本书又是怎么说的,最后得出一个综合性的结论,有人把它称为比较性阅读。这种阅读一般是专家式的阅读。这四个层次,层层递进,主动性要求越来越强,专注性要求越来越强,忍耐力要求越来越强。而且后一个层次包含了前一个层次。这样来看我们的阅读,就明白了为什么说好多人的阅读水平停留在小学六年级,他们基本上是在基础阅读上加一点点泛读、预读,属于读者文摘式的阅读。这种状态连“半瓶醋”都算不上,因为那只是在做准备嘛。如果你长期停留在这样的状态,不做分析性阅读,你大脑当中缺少的不仅是知识,还有钻研、探索问题的能力。有人问我读书需要什么方法,我说其实方法有时候不太重要,关键是你的大脑的机能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拿一部手机照相和拿一台单反照相,可能方法是一样的,但最终手机照出来的跟单反照出来的还是不一样,因为这两者是不一样的。方法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阅读者内在的机能要强化,这样才可能有高品质的阅读。如果你整天接收的是碎片化的信息、垃圾化的信息,时间长了,你的大脑就会成为碎片化的大脑和垃圾化的大脑,这是比较可怕的。所以我们需要必要的修炼,才能够实现第三、第四个层次的阅读,而我们常常远离这样一种状态。

  实际上把阅读分成这四个层次并不能解决“如何阅读”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会阅读,你把这四个层次的定义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还是不会阅读。但是这个分类也有个用处,就是可以拿来鉴别你的阅读水平,看你处于哪个层次,以便进一步提高。吴伯凡说阅读能力取决于大脑,可是大脑的能力又取决于什么呢?起码可以说,与阅读有关,基本上可以说博览群书的人阅读能力是比较强的。于是阅读和大脑的能力就互为因果了,阅读依赖大脑的能力,大脑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阅读。这就告诉我们,你不要打算把脑袋弄好了再来阅读,你也不要幻想有了很高的阅读能力再来丰富你的大脑,事情恐怕只能是,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大脑的使用中提升大脑的能力。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有一种使其简化的、自欺欺人的想法,以为谁能告诉你一套阅读的诀窍,你就会读书了 ,就能深入了解文本的内容了。完全没有这回事情。事实上每个人的阅读方法都有差别,没有统一的方法,方法也不是关键。阅读水平取决于人的知识背景,整体素养,悟性,方法不是主要的。所以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阅读指导,最好是互相交流体会,或者在关键的地方给一些指点。限定孩子采用某种阅读方法,弊大于利。最主要的不是怎么读,而是读起来,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行持续的思考。时间长了,他就会有自己的体会,也就进入了第三个层次了。至于第四个层次,不过是第三个层次的特殊情况而已。

  读后感:关于阅读的重要性在当今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高的时候,已经日趋重要起来,而且读书对于提升个人的素养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不管事持续性的阅读还是碎片化的阅读都是十分重要的。当前也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获取信息和知识也日趋方便,而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稀缺的,我们都只能选取一些对自己日常生活,工作有帮助的信息和知识去了解和学习,而且确实是比较有兴趣和主动性的阅读。

  在最近两年付费知识经济确实火了一把,但是近来又有了退潮的趋势,为何呢?很多人都是被那些夸大的宣传和明星效应所吸引,但是还是由于人的精力,时间还有耐心的问题。人的本性是趋于急功近利的,结果很多人购置了很多课程,但是真正能够静下心去钻研的人不算很多,很多时候只是满足自己的一种求知欲,一种心理安慰。只有能经历系统性的学习,在结合工作,生活的实践的那种知识才是真正是货真价实的。但是无论怎样,这种模式的出现,确实丰富了很多人的信息容量,也一定程度开拓了视野。至于如何能真正服务于有需求的人,能让用户得到更实用的信息,提高他们的能力,还是需要去磨合和商榷的。

  而关于读书方法论,可以说也是很热门的一个话题,在网上可以说到到处都是关于如何阅读的方法,相关的书籍也有很多,让人目不暇接。也很难去弄清楚到底哪种方法是适合自己的,其实,就我个人的感觉,也了解过好几种阅读法,但是还是没能去按照一种办法做过,还是比较随性的。可能自己的阅读能力确实不强,肯定是没有达到文中所说的后两个层次。确实是在过往中没能在自己精力最好的时候养成一种好的习惯有关系。书倒是看了不少,但是吸收的效果确实很差,也没能形成自己的判断和学养。从当前的状况来说,只是大概明白了一些道理而已,知道了一些是非的观念,看清了一些现象而已。离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当然,很多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的是日积月累,自己的懒散,也还没有去做深度的思考、分析和总结。在这个阅读过程也需呀克服自己的惰性,而学以致用也是欠缺的很。

  而我觉得,我在阅读中有个弊病就是不太愿意温故知新,很多书看过一遍以后就不太愿意看第二遍,可能我的瓶颈就在于此,只是图个新鲜感,好奇心而已。一旦看完后,就不太愿意再去尝试分析和思考,对比。这样我的阅读能力就可能一直会停留在浅阅读的层次上。

  当然对于还没尝试去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来说,首先还是要对某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我之前最爱看的还是武侠小说,而古龙的小说为何能看几遍都不厌烦,这个我也需要好好想想。也许还是自身的欣赏水平有限吧。

  读书对我们来说最大的一个用处就在于激发我们的思考,如果我们只是想去获取一些知识,而不太愿意去思考问题,可能读再多的书还是用处不大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