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文荟非一般人群研究中||066号专题收稿厦门漳州文友圈和闽南文化照片故事

读书‖《老子通释》80:理想社会

2023-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九慕望舒

圣人要表达的理想生活状态,未必合理,未必能实现,却是一生的追求。他描述这种理想的社会,与他当时生活差距很大。

他把这个时代的矛盾,都化解在理想社会里,那么我们一起走进圣人的理想社会。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家变小,人民要少。器具虽多而不用;民众重视死亡不远迁;虽然有船车不乘坐;虽然有武器不陈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

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乐其风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圣人所处的时代,战乱纷扰,他经历着灾难,想救人民于水火,所以他构想的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这种原始的、质朴的社会,是古代农村生活理想化的描述。

我国古代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也给予这种理想社会于经济支持。今天看他的想法会有很多缺陷,国小民少老死不相往来就避免了战争了吗?

读此篇想到了《桃花源记》,符合圣人隐居山林的愿望,他的思想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有时也会表现唯心主义。

圣人也只是说说自己的理想社会而已,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我不会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评说,客观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