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

做的不够好的时候,与其自责,不如思考如何改进

2020-11-09  本文已影响0人  2019十一

昨天跟爸爸一起搬被子,被子还是比较厚的,我有2个地方做的不够好。

一是,没有想起来办公室有小推车,以至于让爸爸跑了2次,累的他都不愿意动了。

二是,让爸爸拿的被子比我重。

当然,后来想起来,我很自责,又对自己失望,为了逃避负面情绪,不想再去想这件事。

后来一想自己又陷入过去的认知中去了——人不应该做错事。

我又再次用新的认知思考了一遍:

人都会做的不够好,做的不够好是我们难得的学习机会。

我应该调整好情绪,然后思考“为什么没有做的根更好,说明我哪里需要提升”?

【为什么没有做的更好呢?】

一是,思维没有转变过来。

总觉得爸爸是男人,力气大,没有想起来线下他已经年龄大了,不是当年了。

二是,固定思维。

我在想“如何把被子带过来的时候”,大脑给予的第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多跑2次,抱过来”。

没有去想“还有其他更轻松的办法么”?

这说明我需要发展成长性思维。

【下次如何做】

1.转换对犯错和做的不够好的认知。

我以后的人生,肯定比现在更好。

但我肯定还会不断的犯错,以帮助自己发现不足,取得更多的进步。

如果我一直是“人不应该犯错,犯错了我很自厌恶自己、很害怕”、

“我没有把这件事做的更好,我很自责”这样的认知和情绪。

那我肯定还会像以前那样裹足不前,肯定会很痛苦。

正确的认知:

1. 任何人都会犯错,犯错是在提醒人自己的认知和能力与现实需求不匹配,需要提升了。

犯错 是难得是学习机会。

马云也会在犯错。

2. 我觉得自己事情没有做好,或者事情做完后,有更好的想法了,继而因为“自己当时应该做的更好,却没有做到”这个想法而自责。

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现实是

“过去的认知,指导我过去的行为,然后行为得到了一个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帮助我产生了新的认知。

新认识相对于旧的认知就是一种进步。

这个新的认知,让我看到了之前行为的不足之处,可以改进的地方。”

认知:

“我认为自己当时应该做的更好”,其实是自己把因果关系弄颠倒了。

过去的行动带来的经验,造就了现在的认知;

而我的错误认知却是:以现有经验为因,那么肯定会采取不同的行动,得出更好的结果。

但是没有原有的认知——行动——结果,哪里来的经验?

“以果为因,得出更好的果”应该是下次行为的。

而不是去否定上次的行为。


我应该把现有经验——更好的结果,放到未来,而不是带入过去。

“下次我该怎么做?
下次我用现有的认知,来行动,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如果身有余力,而因为马虎/偷懒没做到位,那才是原本可以做的更好。

原有认知匹配原有行为的情况,那不是原本可以做的更好,而是“原有经验中,我做了最好的选择,现在积累的经验,让我有了提升后的新认知。”

现在的认知的作用,是

1. 让我们看到任何行动都会带来认知的进步。

2. 帮助我们复盘过去行为存在的不足,然后又提升为更高的认知,然后为下次更好的行为做准备。

这就是复盘的意义所在。

通过复盘,提升了认知,看到自己的得失,可以改进的地方,下次如何做的更好。

如果我一直是“现在认知评价过去行为”这样的习惯,那么复盘会很痛苦。

为什么会有这种“这件事做的不够好”的认知,然后产生自责或挫败心理?


1)小时候,父母/老师总是用这样的话来要求我们 去进步——

“你本可以做的更好,你没做到,那就是你的不对”!

而从来不讲“你做的很好,想想还可以做的更好么?”

让我们产生错误的“行为与经验”的因果关系,也习惯性的这样对待自己,以至于什么时候都对自己不满意。

2)搞错了客观现实与期望的关系。

不能接纳现实,不允许自己犯错。

很多时候产生负面情绪,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把客观现实与期望结果的关系搞错了。

我们把自己的期望作为检验标准,当客观事实不如意时候,我们会因为它的不达标而否定客观事实,继而产生负面情绪,再次加深对客观事实的逃避和抗拒。

我们应该接纳并尊重客观现实。

客观现实:
我跟爸爸一点点的把被子背回来的,爸爸很辛苦。
我把屋里有推车的事情忘记了。
我接纳这个事实!允许自己把推车的事情忘记了。

以客观现实为行为指导的标准。

我的期望是什么?
我期望自己当时就能想到小推车,不用那么辛苦。把事情做的更好。

然后审视自己的期望结果是什么,是否合理,再去调整自己的期望。

期望不合理,因为客观事实无法改变。

期望背后未满足的需求是什么?

我希望自己一次就做到自己现有认知里的最好。
只要没做到,我就对自己不满意。
其实就是完美心态。
背后的心理需求是
希望被肯定(我认为不完美就得不到自己/别人的肯定)
调整期望:
这次积累经验,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可以更好的应对。

2. 下次当遇到问题时候,想到一种解决办法后,我要再想还有更好更高效的办法么?

如果当时没有想起来,在事后,复盘的时候再想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