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签到让你多写100万福利专题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每日送赞活动

磨教材:深入研读,准确把握

2022-10-19  本文已影响0人  千门公子

        讲好一节课,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这里说的教材不仅包括课本,也应该包括课程标准、教师用书等参考辅助资料。

        一是磨课标。教师是新课标的实践者,教学的实施必须用课标来引领和指导。课标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只有将新课标的理念融入课堂设计中,这样的课才是有生命力的。

        因此,磨课前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新课标、解读新课标,把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

        如果教师对课标的精神把握不准确,教学难免会出现偏差,无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二是磨教材。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只有教师在备课前反复研读教材,有了自己深入的理解,并结合年段特点,单元、章节所承载的任务,才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地位和作用、内容和主题,从而确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三是磨教参。教师反复研读文本,对教材才会有透彻的理解和把握,但还需要认真阅读教学参考书,了解对教材内容的解析、学情的分析,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等提出的一系列建议和要求。

        如此,教师才能够准确拟定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