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的囚徒:一位艺术老师的教育随笔》

2-20 美术教育的大学之路(下):二十一世纪的学院派

2019-05-18  本文已影响9人  格质艺术研究室
在12世纪初,宋徽宗就将绘画纳入了科举考试中,并在供专业画师(如张择端)就业的“画院”之外额外开设了“画学”课堂培养学院派艺术人才(如王希孟)。画学课程除了教授绘画技术外还相当注重综合文化的培养,办学理念可谓相当超前——可惜,中华古代文明的巅峰时期却疏于军事。北宋的灭亡给中国艺术教育留下了两个扭曲的观念:一,艺术误国、军事强国;二,艺术繁荣主要靠天才,无须普及教育。

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通知称将严查以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但与此同时,美院的入学考试科目仍然只能在体制外的私塾学习。

在美术行业内我们常听到一个词叫“学院派”:这个词在西方美术的语境里指的是19世纪坚持传统审美的保守绘画流派,与后来革命性的印象主义等其他新流派水火不容;但是在中国,这个词指代“接受了系统化艺术训练”的一类人,是个绝对意义上的褒义词。相较于中国传统,西方学院派对透视、解剖等技术知识的教授已经算是革命性的了。所以对于19世纪末“洋务运动”那段特殊时间有复杂情节的中国人来说,现代美术教育的关键词是技术化,整个20世纪美术在思想与观念上的发展却常常被国人所忽视——这一百年恰恰是美术学院大学化发展的时间段。

1895年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随后不久清朝于1912年覆灭。民国政府上台后,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艺术专科学校”成为了现在诸多美院的前身、将西方传统的学院派艺术训练带到中国,并由于“裸体写生”的课程在当时社会受到了不少道德抨击。此时西方已经由于工艺美术运动深入人心进入了“艺术设计量产”的时代,再加上1920、30年代米高梅与迪士尼靠电影与动画发家、插画进入“黄金年代”,原先只能依附于工业产品变现的艺术设计展现出了其强大的经济潜力——在这个背景下,国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的“艺术专科学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被升格为了大学,原本培养实践性人才的定位也向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方向上发生了转变。

20世纪中到21世纪初这段时间可被看作是美院综合化发展的时期。综合规模不够的美院往往有两种发展方向:一,与传统大学优势互补成为综合性大学的一部分(如中央工艺美院1999年并入清华大学,爱丁堡艺术学院2011年并入爱丁堡大学),或者强强联手成为超级艺术大学(如截至2019年并入伦敦艺术大学的七所学院)。美院大学化所带来的教学规范化与学术化使美术专业的录取标准水涨船高,这向学术圈发出了相当强烈的信号:艺术设计专业不逊于其他本科专业。

围绕着美院大学化的趋势,衔接大学的高中教育制度也势必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在使用IB或A-Level教学体系的外国高中里开设了艺术课程,除了志愿报考大学艺术专业的学生必修艺术课程外,对艺术感兴趣的其他学生一样可以公平地选修艺术增加考试分数。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先进的高中教育制度中,“外语”仍然是必修课,并没有出现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因本国经济发达而拒学其他语种的社会性争论。

——总结以上这跨度一百余年的世界美院大学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美术教育恐怕只是在名义上接轨了国际:高中美术教育依赖“私塾化”,由私人画室对接艺考科目教学;大学美术教育习惯于“技校化”,轻视非艺术学科(如英语)、排斥非实践项目(如论文)……一切仿佛还被定格在中国19世纪末那崇拜技术发展、鄙视思想变革的时代困局里。长此以往,表面繁荣的艺术教育必将成为中国学术规范的不法之地。这一天离我们或许很远、或许已经大踏步地朝我们走来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