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花田跟着张文质写作读书

站在生命的视角 共获教育的勇气

2019-03-24  本文已影响15人  蓝色阳光下

站在生命的视角 共获教育的勇气

《教育的勇气》导读

      他,一位小个子诗人;生命教育的拓荒者;儿童幸福童年的捍卫者;家庭教育的探索者,他就是著名学者张文质老师,也是本书《教育的勇气》的作者。

      记得去年的11月10日,陈校长带我参与张老师另外一本书《哈扎拉尔的微笑》品读会。会后,我写下了一篇随笔,给大家分享其中的一段:哈扎拉尔是谁?是台上那深情款款、仪态万方、读了十五年还要读的女子。“依赖文字喂养生命的人”就是这么执著。年少时初遇《保卫童年》《唇舌的授权》心灵的悸动,直击灵魂的文字如药,唤醒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打开生命中的另一扇窗:原来教育是这样子的。再见《教育的十字路口》《幻想之眼》时甜美的忧伤:教育不是万能的,允许不完美,有瑕疵。《教育是慢的艺术》《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奶蜜盐》如水,润泽生命。教育是慢的艺术,如一颗种子种到地里,从发芽到开花到结果,是守望的过程。守望,不是逃避,而是妥协的智慧。人到中年,读《教育的勇气》《哈扎拉尔的微笑》又如茶,那是生命的升华;是灵魂的自由;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深情;是“认命”的通透豁达。

      在这段话里,暗含了张老师的部分著作:《唇舌的授权》《保卫童年》《教育的十字路口》《幻想之眼》《教育是慢的艺术》《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奶蜜盐》等,也揭示了他的著作对人的生命和精神的滋养。

      拿到《教育的勇气》,书腰上有一段话吸引着我:“你不要把那么多的精力都花在教学设计上,不要都花在反反复复地磨课上。你设计得再好,仍然受到巨大的限制,就是对人的复杂性、多样性、独特性,如果你缺少了解,你对生命就没有洞见力。”

      “没有这样的洞见力,你怎么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你怎么去尊重一个学业困难的学生呢?你怎么可能有信念看到这个孩子今天的落后可能恰好构成他未来更好的发展呢?”这段话中“你不要把那么多的精力都花在教学设计上,不要都花在反反复复地磨课上。”与提升我们的专业成长可能形成一定的悖论。这时我又想到了另一本书《教学勇气》中的一个观点:“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是的,磨课是个技术活,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也可能是为了学生更好接受某一个知识点。但教育却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需要我们要有洞见生命复杂性、多样性、完整性的能力和勇气。

    《教育的勇气》这本书是一本教育叙事。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来揭示教育规律和教育启示,沿用诗人一贯灵动的语言,读起轻松自在,毫无晦涩之感。它分为“年轮的回声:一个教育思考者的生命叙事”、“让心灵明亮:让教师健康自助的生命哲学”、“生命的线索:人生境界提升与专业成长”、“面对孩子:为人父母,为人师”、“教育启示:教育现场的观察与领悟”、“突围或改变:教育困境中的思与行”六个章节,构成了一个生命成长的路线图。

      下面,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源点、关联、提升来分享我的感受。

    勇气的源点

      人生好比一条河流,“源头”影响“水质”。一个人的性格、精神价值、思维习惯、为人处世的风格一定与他家庭环境、父母影响、童年经历以及所受教育有绝对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不停地追溯、探录。在第一章里张老师讲述了他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傻叔叔教会他善良和爱;母亲的苦难人生让他感受到责任担当;父亲的严格和谨慎使他勤奋和反思。还有乡村既糟糕又自由的教育环境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大自然,在与大自然的肌肤之亲中滋养出博大的胸怀和开阔的胸襟。一个人的成功有时需贵人相帮和高人指点,作为老师的我们,会给孩子的童年生活留下什么呢?是他们生命中的贵人还是高人?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勇气的关联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里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特别爱司汤达,因为只有在他那里,个体道德张力、历史张力、生命冲动合成单独一样东西,即小说的线性张力。我爱普希金,因为他是清晰、讽刺和严肃。我爱海明威,因为他是唯实、轻描淡写、渴望幸福与忧郁。我爱史蒂文森,因为他表现为他愿意的那样……”有人喜欢读书消谴,有人读书是为了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比如我们语文老师读王荣生、吴建豪、王崧舟是为了把课上好;有时是作者的某个观点能走进你的心里,引起共鸣;还有的书是可以提升人生境界。总之,人读书,是因为书总能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人生、生命找到关联。那这本《教育的勇气》与我们的关联和契合点又在哪里呢?这是我们阅读时该思考的。同时,那些或者调皮捣蛋、或者性格自卑、或者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动作迟缓的学生给我们带来的困扰都能从本书中找到突围的办法。

      勇气的提升

      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也是一件难度特别大的事,胜任它需要莫大的勇气。在《教育的勇气》里,张老师为我们提供了精神良方:在意自己的生活、在意自己的身体、在意自己的健康;找到能倾诉、渲泄、交流的朋友,走出精神困境,达到身心健康。开启生命叙事,读生命之事,写人生之事,写生命中重要的时刻、重要的事件、重要的人物,和艰辛达成和解,在寂寞的生活常态里,发出自己的光亮。寻找心灵导师,养浩然之气,心灵导师可以是一个人、一本书,也可以是大自然里的天地万象。升级生命“版本”,铸“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专业精神,专注、持久地做一件事,秉持原则做人,不逢迎、不谄媚,不见异思迁、卑躬屈膝,活出自己的一格。远离下层气质,下层气质是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形成的贪婪、小气、妒忌、小心眼等气息。多和高贵、典雅的人在一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提升对生命的认识,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只有对生命自有了理解力和接纳力,才能对自己的专业有更多的专注力和思考力,才能穿透教育路上的很多艰辛与困难。探究童年的秘密,助力成长,英国心理分析大师温尼科特把强调3岁之前的婴儿只需要爱和呵护;蒙台梭利认为3——6岁是成长关键期,语言和身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怀特海说6——13岁是浪漫期,我们面对的就是浪漫期的孩子,需要的是正面刺激,它由两个元素组成:阅读与运动。运动促使身体发育,阅读促进精神发育。老师只有洞察了儿童内存的节律,他才能长成你期待的那个样子。语文教学中,应避免“中老年气质”。什么叫中老年气质,简约、简单、精确。而语文课主要是学习语言,语言强调丰富、多样、个体、开放,课堂需要谈话风。小学教育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感知。通过活动激发兴趣、丰富体验、扩张视野,激发他们去探究、去表达、去争论、去质疑。在小格局里寻求“尺码相同”,即在小范围内和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人组成共同体,寻找合作,建立共识,精进专业素养,丰富生活,涵养生命。

      读完这本书,我们一定会获得教育的勇气,与现实的困境、工作的焦虑、生活的艰辛、人生的不完美达成和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