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思维有深度的老师----《从教师到学习设计师》
今天花院长《从教师到学习设计师》的讲座高屋建瓴地站在教育教学发展的前沿,用“如影计划”视频和诺基亚手机发展的引入,向我们展示了在互联网时代科技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当然科技也一定会改变我们的教育。
讲座中花院长为我们从教师到学习设计师提供了三个秘诀:1.要思维的深度,不要手指的力度;2.要人适其事,不要人尽其事;3.要学习设计,不要学习工具,使我受益匪浅。现在我围绕今天的打卡主题《要思维的深度,不要手指的力度》谈谈我的理解。要思维的深度,不要手指的力度的意思是需要深层次的探究,而非周而复始的重复一些无用功。例如写教案,反思,读书笔记,总结、案例、论文等。我们需要思考教育的现况,而不是要重复性的手指劳动;我们需要的是有效的去设计学习,而不是有一套教案模板就可一劳永逸的应付上级检查。我们需要的是常教常新,而不是一味的只求应付,愚人愚己。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而不是一味的让学生机械性照抄照搬。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把沉睡的的课堂重新唤醒,而不是几十年如一日地抱着一本教学参考书,死气沉沉地填鸭式的课堂教学。
那么我们要的思维深度具体指什么呢?花院长的教学案例《建始民族实验中学的智慧课堂教学》告诉了我们答案。视频中我了解了建始民族实验中学的老师是如何去备课,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如何进行课堂检测等等,他们的一系列措施打造了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维深度呢?我认为首先要有主动学习发展的精神。不断深入学习是我们教师较强功底的精神力量和支柱,这是发展思维深度的必备素质。另外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也应该要善于思考。只有多思考,多研究,多用网络,多和有经验的老师研讨,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深度不断提升。
教师如果不生活在未来,学生将生活在过去。现在这个信息时代,教师的知识垄断力量已逐渐失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惟有不断学习,不断的改变,做一个思维有深度的老师,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不为时代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