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小岛‖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近读《三国志》,读到《袁绍传》,里面有个细节,读来甚觉有趣,就想拿来与诸君参详一番。书中说:“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这是书中的原话,讲的是曹操与袁绍在官渡打仗,互有胜负,相持不下,老百姓感到疲乏,曹操这面的百姓有好多都叛逃到袁绍那边去了,于是曹操的军粮开始匮乏。
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历史上十分著名,曹操以少胜多,胜得倒也十分艰险,不过,从一开始打仗,谁胜谁负还真说不准。易中天在评讲三国时,讲到曹袁之战,总结了几条袁绍必败的原因,看起来袁绍似乎是那个必败的人,但总感觉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意思。荀彧是曹操的谋士,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断定曹操一定会赢,但也许只是给曹操打气。刘备倒是一个能人,在曹袁之战时,站在袁绍一方,他仿佛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在袁绍未败之际,找个借口溜走了。
不论是学者,还是谋士,抑或是一世英豪,仿佛都能觉察到袁绍此役必败。相较之下,老百姓都显得有点睁眼瞎了,在曹袁相持阶段,纷纷叛曹而归袁。
我们常说老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但是有的时候,你看看,历史上的诸多事实表明,老百姓的眼光还真就很少雪亮过。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推行变法,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并开始收税。郑国的老百姓不理解他,纷纷咒骂于他,咒骂时还不忘问侯了一下他的先人。郑国民间广泛地流传着这样的话:“统计我的家产而收财物税,丈量我的土地而征收田税,谁要想杀子产,请带上我!”百姓们一个个同仇敌忾,仿佛子产乃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
但三年后,郑国的传言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我有子弟,子产为我教育指导他们;我有土地,子产帮助我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子产要是死了,上哪里找像他一样好的人来接替他呢?”群众的眼睛仿佛开始雪亮起来了,子产一下子成了万众敬仰的英雄,好在三年前子产没有被杀掉,不然何以享受这份虚荣?
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他的的基本理论就是鼓励“农战”,似乎对老百姓很应该看得起,但是他说:“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他认为老百姓目光短浅,不会考虑开始,但乐于看到结果,此言不谬。
1867年,美国花了760万美元从俄国买来了阿拉斯加,这在当时是轰动全美国的事情,引起了一片哗然。美国民众几乎是一边倒地谴责政府,认为政府拿纳税人的钱,花了巨款(要知道当时760万不是少数)买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简直是太不划算了。
当时,负责收购任务的美方政治家斯沃德力主此事,他对老百姓发表演说,称许多年后,老百姓一定会感谢于他。
事实证明,果不其然,政治家就是政治家,眼光甚是毒辣。当时美国人眼中的这块不毛之地,森林面积高达1亿4000万公亩。金属,煤和石油等天然气的储量也是相当丰富。
美国人在得到阿拉斯加的头50年,在这块土地上得到的纯收入就超过7.5亿美元,现在在阿拉斯加出产的石油和天然气占美国总产量的1/4,其它的自然价值估计有5000亿美元。今天的阿拉斯加,其价值保守估计怎么也得有30000亿美元。
假使美国那位政治家当时不力排众议,极力促成收购阿拉斯加,美国人何以能赚得盆满钵满?
孔子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他对老百姓的智商不怎么信任,西方有位大哲也写过一本书,叫《乌合之众》,仿佛对老百姓也不怎么看好,有句话流传很广,那就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又是精英家言。
总之,怎么看来,老百姓的眼光都没有政治家们毒辣,也没有智者们睿智,仿佛他们只是目光短浅,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空,只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活脱脱的小农意识,但谁又能说不好呢?尊重个人选择,不正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吗?
况且,人们的眼睛可能一时会被蒙蔽,但历史总会擦亮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