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走

教学反思4:捕捉课堂的生动瞬间

2020-09-11  本文已影响0人  向日葵_1f86
实验装置图

(七班课堂的记录)       

        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但是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要点是否都能理解呢?所以在第二课时的时候,我通过上面的这个实验装置图,引导学生回顾实验步骤。

第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原理是热胀冷缩,学生基本都能掌握,我就不再进一步细说。

接下来,马上就可以实验了吗?学生一时摸不着头脑,气氛突然安静下来。突然姚一帆同学说到:“要先关闭止水夹”,打破了安静的气氛,我立马表扬他,他一改前面的不认真坐姿,非常投入地参与到接下来的课堂讨论中。紧接着,我又问到:为什么要关闭止水夹呢?学生又开始陷入沉思。个别学生开始纷纷回答,我先让学生不急着回答,让全班学生有一两分钟的思考时间。有学生提到,水会过来?我反问其他孩子,你们觉得呢?很快有学生反驳到,水本来就要流进来,不影响。好,那是为什么呢?又有学生说到,空气会从外面跑进来,立马就有学生说,空气不可能跑进来。这时候,有学生说到,集气瓶中的空气会跑出来。我追着问:为什么这么认为?学生解释到:反应放热,气体受热膨胀,会有空气从导管逸出。我问大家:你们觉得有道理吗?学生们对他的说法表示认可。这时候,我又提问:空气出来有影响吗?这时候学生很快就能想到,空气跑出来,倒吸进来的水会变多。短短几分钟的师生互动,却让我特别享受这种感觉,学生真的在思考,这时候我只是一个倾听者和引导者,学生之间互相争辩和理论,最后达到真理。

关闭止水夹后,就开始进行实验,点燃红磷,迅速放入集气瓶。这边,我又开始提问:为什么要迅速呢?大部分学生说到,太慢,红磷会烧完。我又引导学生从红磷燃烧放热的角度思考,有部分学生能想到,集气瓶中的气体会受热逸出。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我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冷却呢?”,学生已经非常快地想到温度较高,气压大,水可能进不来。

简简单单的实验操作过程,却有很多需要注意和思考的地方,这是不同以往的做法。之前,我会直接跟学生回顾步骤,却没有认真探讨每个步骤的关键点和理由。而这次经过分析和探讨后,学生对实验要点一定会更加深刻。

本节课第二个动人的地方是在讨论能否用蜡烛取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提供蜡烛燃烧的原理,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回想起每次的分组讨论,一眼望过去,学生并没有动起来,也没有实质性讨论东西出来。但是,这次,我走到学生中间,询问几个学生的想法,嗯,有几个学生跟我分享了很好的点子,讨论的时间到了,我再一次寻找大家的想法,又有几个学生举手发言,好了,最后发现学生的想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补充了减少的氧气体积,会使进来的水变少,另一种是有水生成,使集气瓶中的水变多了。到底是哪一种呢?这时候我跟学生普及了气体占有的体积大,影响大,液体可以忽略不计。这几分钟的分组讨论,让我看到学生有在思考,我想今后的分组讨论,我更应该先引导倾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感受到讨论的价值。

本节课让我深切感受到课堂生成的奇妙和幸福。把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说,比老师自己说强太多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