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全科教育

朗读,只争朝夕

2018-01-08  本文已影响8人  霜霜霜霜霜霜霜

近期,央视的朗诵者这个节目火了,我们国际学区的每日诵读也如火如荼,有感情地朗读成了校园里约定俗成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们不但朗读有感情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加深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谈一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朗读兴趣 

1.注重范读,以老师的朗读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和兴趣。

2.朗读时,多鼓励少批评,学生孩子们每有一点进步,就及时鼓励,树立自信心。

3.适时开展朗读小比赛活动,进行不同形式的展示,孩子们自然兴趣高昂。

    二、讲究朗读技巧

1.读正确读流利。做到“四不两要”: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在训练过程中我循序渐进严格要求,让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只有专注才能读正确读流利,才能读出感情。

2.教给朗读技巧。注意朗读的停顿、语调、语气的变化,注意情感的把握。

    三、注意朗读方式

1.全体学生参与。尽可能地给全班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可采用个人自由读、同桌轮流读、小组比赛读、分角色读、齐读等种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与展示的机会。

2.注意循序渐进。初读时,要求做到读音正确,不读错字不加字,不丢字,一字一句读准确,再读时要求读流利,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再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就有了保证。

    四、赢得家长支持

朗读,单靠在学校的指导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抓好课下的时间。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鼓励孩子练习和孩子一起诵读。熟能生巧,在熟读的基础上,老师再加以引导,效果就好多了。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总之,我觉得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常抓不懈。有耐心、有恒心,同时采取有效的训练方式,做到多方配合,学生的朗读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