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正义精讲61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61
根结第五
1/18
原文:
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何泻何补?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
原文译文对照:
~~~~~~~~~~
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岐伯说: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彼此交感,使寒冷与温暖的空间区域,在天地之间,发生各自在纵向与横向上的占位坐标变动、及覆盖范围的宽窄度变化。
阴阳之道,孰少孰多?在不同时间节点上,阴阳二气,哪个相对偏少?哪个相对偏多?
阴道偶,阳道奇。无论阴阳如何变动,阴的性质总是符合偶数的特征;阳的性质总是符合奇数的特征。
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天地所各自派生的阴阳二气,在春夏时节,总是体现出阴气日渐减少、阳气日渐增多的特点,这是阴阳二气季节性变化规律的春夏版本。
阴阳不调,何补何泻?针对春夏特点的阴阳不调之外界环境,理当在人体进行怎样的补刺或泄刺操作,才能使人体克服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保持住其内部气血的阴阳平衡之状态呢?
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天地所各自派生的阴阳二气,在秋冬时节,总是体现出阳气日渐减少、阴气日渐增多的特点,这是阴阳二气季节性变化规律的秋冬版本。
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秋季和冬季时,天地之间,阴气日盛而阳气日衰。故此,植物的茎和叶都逐渐干枯;湿气也渐渐从天空的方向往大地的方向回归。
阴阳相移,何泻何补?在外界阴气和阳气固有的秋冬季变动前提下,理当如何进行补刺或泄刺操作,才能使人体克服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保持住其内部气血的阴阳平衡状态呢?
奇邪离经,不可胜数,外界环境中,除了阴阳二气的季节性失调会影响到人体内部的气血平衡外,还有各种各样、数不胜数的外界病邪,一不留神就有可能侵入人体的经络系统。
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由此,如果医者不懂人体表面各条经络的起点位置与终点位置所在,就无法对外界病邪展开有针对性的围追堵截、隔离驱逐、殂击歼灭和排出体外。位于人体内部的五脏六腑,就容易被病邪折断门闩、毁坏门轴、破开门扇,而后大肆侵入。
阴阳大失,不可复取。此时,五脏六腑门户被洞开,将导致人体真气走泄、阴阳之气双双大量损耗,以致气血双虚而不再适用针刺法取治体内病邪。
九针之玄,要在终始。九针运用的奥妙,就基于医者对人体经络的起点、终点、走向、分布、彼此之间的衔接关系、经络与内脏的衔接关系……的了解与熟稔。医者当根据经络的表里关系,将病邪从内部经络驱赶到外部经络,最终随汗液、尿液、眼泪、喷嚏、痰液、鼻涕、鼻屎、眼屎、耳屎、头皮垢、大小便、手足汗垢……等各种人体分泌物,被排出体外。
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因此,如果医者了解人体各经络的开端与终结、走向与分布、彼此如何衔接、入脏通路与出体通路……学习针刺之道时,就能闻一知十、据一推万。如果不懂得以上这些,那就不可能学会用针之道。
~~~~~~~~~~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60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62
推荐:猴子森林61:火烧大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