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U型理论》(5.26)
今天特别特别高兴!几乎要仰天长啸了。
今天终于开始认真看《U型理论》了。越看越觉得,真是天助我也。其实没看多少,三十多页,但足够我回味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76082/2c34c12a2ac8720c.jpg)
(一)
我兴奋的第一点是什么呢——觉知的自然流现。
去年参加一个教育论坛,一位老师说,高科技飞速发展,机器人的技能会比人类更高,但人类有一个宝藏,是机器人永远无法拥有的,那就是自我觉知。
彼时我还不太懂。不过不久之后,瑜伽老师开始带我练习冥想。发现它的好处之后,我又加了赋能和静思环节。不管有多忙,每天早晚一定要练习。当今天我打开这本书、认真阅读,我发现——冥冥之中,或许我过去一年就是在为U做准备。
先说说N4和我们小组。
U说的“放松,让合适的结构自发地形成”,
“你等待再等待…体验自动萌发呈现出适当的结果……不是要你做决定,要做的事情会自然清晰地呈现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真正的意图和为人……真正起作用的是你内心的源头所在】”等等,我不由得捂住嘴巴…我的天啦,这不就是我对小组干的事情、但过去我以为是巧合的东西吗?U给我解释了!!!
举个例子,N4的多数小组,组员大致可以按活跃程度分为:非常活跃/承担,组长有要求的就承担,潜水党。
我们小组也是的。我晓得组员老师们都很厉害,也晓得大家打开心灵、构建小组“生态系统”很重要(这样很多灵感才会自然碰撞发生)。
可是怎么办?刚开始大家都很忙、小组温度不太热。我也不能次次都拖着小组走,这不是办法。
所以第二周开始,我放过别人,也放松自己。每日冥想时,观想出每一位老师的脸,一位一位地对话,表达感激和祝福。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76082/4b037b5dfcbb6c6f.jpg)
后来把这个方法推荐给其他组长时,我突然领悟到,这也许是心理暗示,叫“修改他人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当我认为ta是美好、光芒万丈的,我与ta的任何沟通,我不自觉会按照这个形象来对待ta,所以之后事情会不费劲地朝着我心中的方向发展。
That’s true!
很神奇。每次我在组里推行一个事情,事情最后会自自然然刚刚好发展到我希望的结果(也许叫“心想事成”???)
之前我觉得那是因为小组老师们厉害、又愿意参与进来了。今晚一读U,发现也许,我的内在非常重要。而我在无意之间按U操作,达到了某种程度类似结果(我只是个菜鸟,还没有达到源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76082/3fd7556f4bcf4528.png)
(二)关注问题的层次:关注世界的大问题
读U,发现人家关注的是重大问题,现代性危机问题。
我默默问自己,无意之间,我为U准备了多少年?大学读的就是社会学,后来一直坚持做环保、关注地球的问题。
虽然我还没深度读U,但我露出了自信的姨母笑——我肯定会天分超群,学来实践、如“虎”添翼。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76082/74c77a7ba5650f0a.jpg)
(三)人生使命
吴校有一次问我们有没有人生使命,我大吼一声有——我要成为一扇窗,一道门,一条路,让无数人通过我,看到无限的光明和希望。
以前每天读这段话,我只知道这就是我的人生使命。但具体怎么做?我不知道。直到遇见吴校、听了张良老师的分享、看到《出路》里的马百娟,我晓得自己要怎么做了——投身于教育+互联网行业,把时代的力量和那么多人的爱心带给孩子们,帮助马百娟们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现在,我能做什么?多读多思考,用毕业任务练手,把披荆斩棘的刀磨的更锋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