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吉星精英教师培育计划

整合资源,创造学习活动

2021-10-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中山黄小海

通过“麻吉星大学”的持续学习,现在的我备课前总是在思考如何创设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如何减少课堂讲授的时间,避免教师干预学生的自主学习。但要想每节课都能够将学生需要学习的多方面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两个复杂性任务中,对我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极复杂的任务。通过阅读王绪溢博士的文章,我找到了一些简单点的方法可以避免教师的一言堂,与大家分享。

整合判断

判断题是我们常见的一种题型,也是老师们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种练习形式,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辨析是非,理清概念。如何通过简单的修改将需要一道一道解决的判断题整合成一个大任务呢?如下图

整合判断题

同时出示所有需要完成的判断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收集学生不同的答案并板书做为选项(“”表示本题不确定),同学们根据呈现出来的答案选择与自己相符的进行投票。这样就能够获得全班学生的答题数据,接下来的教学策略与选择题是一样的。

整合填空

填空题与判断题不同,填空题的答题结果会比判断题多元许多,不大可能一一呈现所有的学生答案。因此在学生完成后,可以展示一个做全对的学生的作业单,学生们并不知道这个学生的答案是不是全对的。老师先说明忽略表述上的差异,学生投票选择是否与自己的作答结果相同,相同选A,不同选B,不会的选择C。

填空改判断

若选择不同的人数较多,不建议采用挑人的方式来一个个汇报不同再哪里,填写的理由,这样可能会有很多种情况,导致拖慢课堂节奏。这时用小组交流的形式是最好的,小组内能解决掉大部分的差异化,其他共性的不同,则可以通过全班交流来解决。

填空改选择

当然,这里也可以展示多名学生的作业单,但最好要提供一份全对的作业单,能够快速判断全班的答题情况。

整合教材

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这课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学生第一次面对除数是分数的除法,对于“一个数除以分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难的是对算理的理解,即为什么除以分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教材与教参内容

原来的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列出乘法算式2× 1/2× 3;

3、引导学生将2× 1/2× 3变成2× (1/2× 3)再变成2× 3/2;

4、再引导学生将乘除法结合观察算式2÷2/3=2× 1/2× 3=2× 3/2获得算法:整数除以分数等于用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会发现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很多的“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一步一步获得最后的结论,这样的课堂一定是老师讲授为主的课堂。该怎么修改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呢?这里的线段图与乘法算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很难独立获得的,于是我将课本中提供的线段图与算式全都呈现给学生

线段图与算式直接同时呈现

要求学生通过结合线段图自己去理解算式的含义。活动规则是先独立思考3分钟后,再小组交流每人1分钟。因为要求结合图理解算式含义书写较不方便,所以独立活动时并未让学生写下思考。小组交流后随机抽人上台进行全班的分享交流。最后再调查全班对内容的理解情况,已经理解的选A,还不理解选B,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91%的学生都选择了理解算式的含义。

调查理解情况

学生提供的数据是否能够反应真实的学情呢?投票后我进一步通过挑人要求学生结合线段图回答算式的含义,从而确认学生的掌握情形。

随机挑人验证

通过整合相关内容,可以让课堂时间不再那么碎片化,让教师不再感觉自己课堂碎碎念,学生有机会沉下心进行深度的个性化的的思考,教师只需要呈现教学资源,组织活动交流。学生在这过程中自己去学习,去转变。想到王博士《完成教学任务vs创造学习可能》中提到

哈佛大学教授李.舒尔曼(Lee Shulman)说:“教学必须从教师对于学生应该学什么,以及应该如何教给学生作为起点。它经由一连串教师提供的明确指令与学习机会的活动来进行,而学习本身最终是学生自己的责任。”舒尔曼所说的“活动”就是在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可能,教师必须为之提供“明确指令”,活动过程与内涵则在为学生打造恰当的“学习机会”。

我将继续探索设置有价值的复杂性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创造学习可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