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探究

重构教材 聚焦重点

2018-10-25  本文已影响64人  蓝色阳光下

重构教材  聚焦重点

      接到区里的资源包参赛通知:我们备课组的任务是创建部编教材第五单元的资源包,包括文本教学解读、教学设计、课件、上课录像。

      翻开教材,发现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是对前面阅读策略单元的补充和深化,也是第一次把习作作为整块内容来编写,突显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和它们的重要性,是部编教材的重大改变之一。这个单元安排了精读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片断描写)和一次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几顶内容环环相扣,集中指向核心习作能力的习得。《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习作的是要求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这次的习作是作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的落实。

    学校为了减轻我们组的负担,抽调了两名年轻的老加入了资源包创建团队。第一次带着她们分析教材和解读教材,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发现前面两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在语言表达上有着共同之处:语言浅近、朴素,文风恬淡、清新,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轻松、引人入胜。这两篇课文的不同之处重在作者观察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搭船的鸟》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先从静态角度描写翠鸟的羽毛色彩鲜艳、体态娇小玲珑;再从动态角度写翠鸟捕鱼,抓住了它的动作描写,突出它目光之锐利,动作之快速和精准。《金色的草地》是一篇介绍自然景色的文章,重点描写了草地在早晨、中午、傍晚时颜色的不同变化,作者的着墨之处是静态的美。这两篇侧重点不同的文章都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写作功力。

      在这两篇精读课文之后编排的是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和《故乡的杨梅》,这两篇文章一篇描写动物,作者写的是它的外形、叫声和动作,重在动作描写。另一篇写植物,通过写杨梅树的样子、颜色、果实的味道,突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只是个例子。”它“好比一个钥匙,用这个钥匙可以开发无限的库藏种种的书。”教材只是学习的一个载体,利用教材,在学习活动中习得知识、培养能力。解读完教材,我决定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篇一篇课文地讲,而是围绕培养学生习作能力这条主线,将各篇课文的学习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开展教学,遵循“整体把握,版块教学;主线推进,聚集重点”的原则来重构教材。即把《搭船的鸟》和《我家的小狗》合并成一个内容,放到一起进行教学,《搭船的鸟》作为精讲的课文,用好课后习题和例文的旁批,感悟到观察动物、描写动物的方法,《我爱的小狗》作为动物描写的补充,通过对比阅读,拓展实践,掌握更多的习作方法:描写动物应抓住外形特点、毛发颜色、生活习性、动作状态进行细细致介绍。《金色的草地》和《我爱家乡的杨梅》都是描写植物的,也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植物或景物的描写重点是枝叶颜色、外形特点、形状特点、味道、气味等。在学生习得了写作方法时,当场设计小练笔,起到深化、巩固的作用,做到学以致用,读写相结合。教材重构后,教材类型清晰明了,学生学起来比较松,同时会空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练习,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不管教材怎么合并和重构,但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细致的观察中有所发现,对事物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在实践中学习、观察与表达,掌握运用多种感官以及抓住事物变化进行细致观察的方法,形成细致观察的意识,养成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

      听完思路,两位年轻的老师恍然大悟,一改开始时的茫然和焦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