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小岛‖人间有味:最具妈妈味的锅边糊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嘴馋的时候,妈妈总是泼一锅锅边糊,给我们解馋。每次我都能吃几大碗,这是记忆里最好的美味。
要犒劳我们的时候,妈妈先将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一夜。第二天,将浸过的大米捞出沥干,用石磨磨成浆。这时候,我仿佛已闻到锅边糊的美味,高兴地给妈妈打下手。
农村的柴火灶,最适合做传统的锅边糊。妈妈先在锅里倒入一些清汤,用大火将汤烧开,往锅边抹一层猪油。再用碗舀起米浆,顺着锅边浇上一圈,浇得薄厚是否均匀适宜,全凭个人技术了。盖上锅盖,约半分钟,米浆熟成片,且自行卷起,用锅铲铲到汤里。再在锅边抹一层猪油,如法再煎熟米浆。
当最后一次米浆熟成片铲入锅中后,加入虾干、蛏干、紫菜、瘦肉等辅料,煮开再调入酱油、精盐、味精、老酒、胡椒粉等,香喷喷的锅边糊就出锅了。
锅边糊创制于何时,已难以考据。老家方言将锅边糊称作“鼎边糊”,一个“鼎”字,仿佛将锅边糊,从时间上拉回到夏商周时期,从空间上拉回到中原故土。清代郑东廓有一首写锅边糊的诗:“栀子花开燕初雏,余寒立夏尚堪虑;明目碗糕强足笋,旧蛏买煮锅边糊。”为锅边糊增添了几份雅致。
锅边糊是福建著名的早餐佳点,尤溪的锅边糊则是福建的代表之作,风靡于尤溪人日常或酒席餐桌之上。在抗日战争时期,尤溪人毛聿全,人称“五弟公”,在县城经营一家锅边糊店,因选料上乘、烹调讲究,一时享誉全省。许多名流达人,到尤溪专程去他店里,就为了吃一碗由他烹制的味道鲜美的锅边糊。
烹制锅边糊是道祖传的手艺,上面讲到的毛氏锅边糊,其后人还在经营着。在我老家新阳镇,也有一家经营了至少三四十年的锅边糊店,这么多年地址不变,名称不改,每次回乡大老远就可以看到那块店招——“黄氏锅边糊”。我念小学时,就常留连于此,到如今,依然难以忘怀。
浓稠的锅边糊出锅趁热吃,口感和味道才是最好。可我偏怕烫,吃锅边糊总爱先喝汤,这样冷却的快。
年少时到“黄氏锅边糊”店,点上一碗,每每要喝干时,店主见我碗里的锅边糊稠了,又为我加上一瓢汤水。那用骨头熬出的汤,成了免费添加的福利。
现在煮锅边糊,都是从街上买回半成品的锅边糊片。食用时先将汤煮好,再放入锅边糊片煮熟,添加自己喜欢的辅料,倒也方便快捷。市场上有专门卖这种半成品的锅边糊片,有湿的锅边糊片,也有晒干的锅边糊片。干锅边糊片可以包装后,放在超市卖。但这种锅边糊片不是用猪油烤制的,吃不到传统锅边糊的香鲜味道。
做锅边糊,磨米浆比较烦琐。随着妈妈年龄渐长,已是多年没再吃到妈妈做的锅边糊了。望着年老还忙碌着的妈妈,已不忍再像孩时那样讨要吃锅边糊,家里的石磨也已不知去向,锅边糊永远定格在记忆里妈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