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看书好还是听培训好?
去年,看了史蒂芬科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上个月在公司旁听了FranklinCovey的Seven Habits培训课,让我来就内容和培训两个角度来谈一谈这本书和这门课。(以下简称7H)
先说我的直观感受,培训更像是对书重点内容的提取和延伸,整个7h的培训课程的设计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从个人的心态,到时间管理,与自我和他人的沟通互动,到双方的合作,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全的课程了,是一个很好的扫盲和提炼的课程。而且培训课程将一本书浓缩成两天的培训,加上案例,视频,学员讨论,活动等等,使知识点和信息的传递更加有效。
但还是有几点我觉得培训不如书籍。
第一,培训经历了培训师的二次的解读和阐述,失去了作者原本的一些思想角度。当然,培训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会有一些新的角度也很有参考价值。这显然又涉及到培训师的功力了。相信很多人都玩过或者看别人玩过“驿站传书”这个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将信息从最后一位队员传给排头 ,等信息传到排头的时候,这个信息往往就已经不是最开始的那个信息。培训亦是如此,信息的二次加工,是好是坏,不好评判,但仅听培训课程的人,也许因此会失去这个评判的机会。
第二, 看书过程中会有更多的代入感,而在培训中固定的案例讨论显然少了很多共鸣。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场景是,培训师在讲习惯二以终为始的时候,给大家放了一段视频,让学员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退休的时候,在家里举办了一个派对,派对上有自己的领导,下属,同事,朋友,以及自己的家人,在那一刻,你希望他们如何评价自己?通过这个活动,培训师想将学员代入到那种情境之中,并撰写个人的使命宣言。但效果便不得而知了,首先这个案例本身,中国人有婚礼,有满月酒,有寿诞,但似乎很少听说有退休派对,所以这个案例的本身,在我们身边就很少发生,代入感就差很多。此外,我们在生活中,很少会有人问说,你的使命和价值观是什么?就算有人问,这也没那么容易回答,也没几个人说得清楚,说得明白。每家公司也许都有使命愿景,但当你去问员工的时候,基本上没几个说的出来自家公司的使命愿景。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只知道的是,基于这种情况下,培训中配置这样的活动,其实挺让人不知所措的。关于以终为始这个习惯,在后文中,还会继续来讲。
第三,七个习惯,需要进行不断地思考和解构,看书比听课,能更加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在我去年看7个习惯的时候,我看了有一个月,从一开始去理解它整体的解构,去探寻自我,再到每一个习惯的阐述和方法。这中间需要不断去思考和消化。我们仔细看七个习惯,每一个其实都不新鲜,然而每一个,要身体力行,却都不容易。在书中我每次看到一个引发我思考的点的时候,我都会停下来,把它想深了,想透了,再继续。举个例子来说,在概论中,作者用鹅生金蛋的故事,来说明效能的关键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产出”,即金蛋; “产能”生产的资产或能力,即“下金蛋的鹅”。这里的效能、产出、产能指的是什么?产出是什么?怎么去平衡产出和产能?为什么当我拼了命的想做成某件事的时候,却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我这么努力,最后的赢家却不是我?短期产生效益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怎么去保持这个平衡?在课程中,培训师也就一带而过了。跟着老师的节奏走的时候,学员也就一带而过了。
7H不管是课程还是培训,结构都很清楚,从依赖期到独立期再到互赖期,从个人领域的成功到公众领域的成功,分别需要的六个习惯,再是最后一个习惯不断更新,贯穿始终。
习惯一:主动积极
在培训中,主要两块内容,培训师会通过自己的讲解和两段视频来呈现。一块是在刺激和回应之间,你有选择的自由。化被动为主动,感受外界的影响,但仍旧拥有自动抉择的能力。另一块是影响圈和关注圈。影响圈指的是,你可以直接用行动去改变或间接去影响的范围,比如说,你可以决定你今天吃什么,去哪里玩。关注圈则是你关注的事物但并不受你掌控的范围。比如,今天的天气,交通状况等。但影响圈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扩大,比如,在一家公司中,有没有一些人即使职位不高,但很多人都愿意去请教他职位以外的很多问题?所以这一块是在告诉我们用主动积极的心态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这一块的内容阐述中,我认为是培训做的会比书更胜一筹,书中的这块内容会稍微琐碎复杂一些,书中会具体提到一些对积极主动的定义,对自我负责,如何变积极为主动,等等内容,在看的时候很容易被这些碎片化的观点及方法论吸引,从而导致重点不清晰,但在培训课程中,这块内容的重点就会很清晰,培训师花大时间讲解的内容自然是重点的内容,并且通过案例练习不断在强化。
习惯二:以终为始
这部分是我自己代入感最不强的一块,就像我在上文中提到的,这一块都在谈个人的使命宣言,寻找人生的意义所在,会让我觉得有点鸡汤,有些虚了,当然,必须承认的是,场地以及氛围是一个很重要的限制条件。如果放在一个安静的户外,人数相对比较少,时间比较充足,加上培训师的充分引导,全身心投入在里面并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也许效果可能会不一样。
这一部分培训给我的感觉是整片的鸡汤,但我在看书的时候,获得的讯息远不止于此。这一块书中,最开始对我很有启发的是,“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一次是在头脑中的构思,另一次是付诸行动。这个原则适用于很多方面,包括我自己最大的启发就是要目标导向,做任何事都要记得初衷和目标,而不要为了做事而去做事。
习惯三:要事第一
这一块就是很有名的时间管理矩阵,重要紧急四象限,科维的时间管理奠定了现在培训行业很多时间管理课程的基础,这里扯开去一点,然而传统的时间管理矩阵,在市场上火了这么多年后,也在逐渐走向衰退期,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编著的《精力管理》开始站上舞台,和它平分秋色。《精力管理》的侧重点更在于管理精力,我们不能挤出额外的时间,但我们可以决定在我们最有精力的时候做最有价值的事。在我看来,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矩阵不能算是时间管理的两大流派,而更像是相辅相成的两兄弟。这个我们下次专门来开个文来讨论下~
回到这一个part,这一块培训讲的挺好的,而且对于没有时间管理基础的人来说,听培训会比看书更好理解,更有共鸣。培训师先会抛出重要紧急的四个象限,将我们手头的事情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四个部分,会让学员列举自己工作中分别有哪些事,分别属于哪个象限。接下来就开始引发学员的思考,自己的时间应该怎么安排?其中还会放一个大石头和小沙子的视频,用来深化和说明,先做重要的事情。关于具体的方法论我就不展开,毕竟此文目的重在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或者私聊我。
书籍这一块主要内容大差不差,但可能形式上就没有培训课程那么丰富多彩了。
前三个习惯都是在讲如何在个人领域的成功,由内而外的塑造自己,培养自己的品行。后三个习惯开始进军公众领域的成功,主要侧重在人际关系和互动。在进入后三个习惯之前,值得一提的是情感账户,就跟银行存取款一样,当你和他人在人际互动时,有些特质,比如诚实,信用,礼貌等,是往情感账户里增值的,而有些,比如鲁莽,轻蔑,失信等,是往情感账户里减值的,而你在他人情感账户中的余额,决定了你们沟通的有效性。
习惯四:双赢思维
培训中,有一个比较大的活动,在谈判的课程当中经常会出现,有时也会用在讲部门合作的课程中,这个游戏具体的名称我不太记得,我们暂且把它叫做“输赢游戏”,大体上的思路和规则基本上都差不多。
这个活动是非常典型的讲双赢思维的活动,最完美的结局,必定是所有组均出红牌,这样每组每一轮都是赚的,但在实际活动中,事实往往不是如此,培训师在最开始会故意引导和鼓励学员去赢更多的分数,中间过程中故意设置一些诱惑,比如胜率突然倍增,有了翻盘的机会。比如让几个小组派代表谈判,考验组内和组外的诚信。
扯开去讲一点的就是,这个活动做完之后,有些人会觉得,赢得分数最高的组,反而让人觉得有些损人利己的感觉,分数最低的那个组,反而让人尊重。这一块我觉得是很多培训师应当在做总结的时候提醒并强调的,这个活动本身是让学员去体验,在做各种决策时,应对不同市场时自己的心态,以及别人的心态,结果的参考意义不大,也没有好坏之分。现实的商业环境中,不可能是这种对等的双赢关系,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很多时候,不是零和博弈。双赢思维的核心在于,你是否能够在双方不同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这块内容,培训的好处就很好的体现出来,双赢思维在书中讲的很详细,赢/赢,赢/输,输/赢,输/输这四种情形,但当你真的投入在活动中的时候,你的感受是真切的,你的那瞬间的想法是真实存在的,这毕竟和你看书还是会不太一样。
习惯五:知彼解己
这一块内容,在培训中非常Focus,可以简单理解成沟通技巧,自传式回应/同理心聆听的沟通技巧。这本书,包括这个培训,这一块内容我都是比较认可的。在培训市场中,关于沟通的培训课程,主要分两块,一块就是聆听,赞赏,回应等等的沟通技巧;一块是跟性格类型结合起来的沟通技巧,比如DISC,MBTI,性格色彩,九型人格等等。因为这个知彼解己主要在同理心聆听这一块,能把聆听讲的这么细这么透彻的培训还是蛮少见的。
首先,这部分会提到说,当你倾听别人的时候,我们常常倾向于下结论,给建议等自传式回应。四种常见的自传式回应有:
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和不接受。
追根究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和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和动机。
举个例子来说,一对母子的案例:
儿子:“我不想上学。”
母亲:“为什么不想上学?”(追根究底)
儿子:“我觉得学的东西没有用。”
母亲:“你只是现在觉得没用,这些东西以后对你来说都会有帮助的。”(好为人师)
儿子:“我现在学什么函数,什么氢氧化钠,铜铁,对以后能有什么用?”
母亲:“那你不读书,就没学历,没学历就找不到工作,你能干嘛呢?”(价值判断)
我在写这块内容的时候,想到自己,好像这些坑我一直再犯……
简单举了个例子,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一点都不陌生吧,我们嘴里强调的倾听,有多少是伪倾听,说的同理心,有多少又是伪同理心。
扯开去了,我们回到这里,我想说明这部分给我的启发和意义还是蛮大的。
习惯六:统合综效
这块内容的要点很多,我一开始看书的时候,获知的重点在于与他人合作,判断和尊重差异,并且取长补短,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听培训的时候,发现培训师的重点是在于寻找第三种方案,即当我们和他人意见相左的时候,怎么创造性的想出第三种方案,这其实跟上面一个双赢思维的习惯,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得不又一次感受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习惯七:不断更新
在培训中,听到这部分的时候,大概理解到的意思是,提高个人产能(长期)从生理/情感/心智/心灵这四个方面去不断更新自己,培训师让学员写四个方面的行动计划目标。最后一个习惯确实是涵盖整个模型,全面的提升和完善自己。
在培训中没有被强化的一点是在平衡,书中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为什么要从生理/情感/心智/心灵四个方面去更新自己,中间还有一个隐性的逻辑是在于平衡,这其实和最开始的产出/产能是相关的,在不同方面平衡的更新发展,是个人产能提高的关键。
写在后面
一不小心又写了那么长,我是不是太啰嗦了……
本想写一篇纯粹的分析文,来看看书和课程之间的差异。写的过程中,总忍不住跑偏,加入了自己太多的所思所想。不过没关系,学习的目的,本来就是不断引发思考并修正行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