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热情,快乐阅读(王映蕊)
你好,这里是麻吉星创新教育社区。我是来自福州市温泉小学的王映蕊。
今天,我想从一位小学教师的角度来回应米切尔.雷斯尼克教授《终身幼儿园》中的第三部分“热情”。
在引导学生阅读、形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是首要的。被称为“少儿编程之父”的米切尔·雷斯尼克教授在书中提出培养创造力的“4P”学习法,就把热情(Passion)列入其中。
米切尔·雷斯尼克教授在文中指出“大多数孩子愿意、甚至渴望努力学习,只要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兴奋。”“当人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时,他们会更加积极,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努力。”的确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起求知的热情。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该着力贴近心灵,呵护孩子们的阅读热情。亲子阅读,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成果展示,激扬孩子们的阅读成就感。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我带领的温泉小学二年10班的孩子们是如何一步步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2019年4月23日,我带领学生参加百班千人第19期绘本共读活动《住在树上的猫》,开启孩子们美妙的阅读之旅。
图一:阅读活动拉开序幕
我先引导孩子们“看封面猜故事”:你眼中的猫是什么样的,你心中“住在树上的猫”又是怎样的呢?来吧,写下你的“原创故事”。孩子们脑洞大开,纷纷写下自己编写的故事并上台分享。绘本还没开始阅读,但孩子们已经对这只“树上的猫”充满了兴趣,它和自己想象中的猫一样吗?会有怎样不一样的故事呢?好奇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了。
图二:孩子们写的故事
图三:孩子们上台分享看封面后自己编的故事
《住在树上的猫》是一本讲流浪猫的绘本,一个温暖的故事,关于友善与信任。故事简单,但是却反映了一个常被人忽略的世界。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故事,袅袅书香中,爱在温暖中流淌。亲子共读,不仅加深父母与孩子的亲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共读的小故事,拓宽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情操。绘本中,水墨画淡淡的色彩和稚拙的笔触贴切地呈现出了“家”的本质。家不是一所房子,而是能和心爱的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亲子共读,保持孩子们的阅读热情,让阅读成为孩子的爱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图四:亲子共读,分享感动
绘本共读,如果仅仅停留在阅读绘本上,我觉得是远远不够的。孩子们阅读后,我鼓励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下一个个自己与小动物间有趣的故事,孩子们笔下的小猫、小狗、鹦鹉......乖巧可爱,妙趣横生。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在“我和我的宠物”故事会上引来孩子们阵阵开心的笑声,阅读与生活完美融合,既分享了快乐,又促进孩子们去关心身边的小动物。阅读,不仅仅是读书,更多的是读生活,发现身边的美。
图五:读写互动,孩子们完成的“我和我的宠物”读写单
图六:“我和我的宠物”故事会
这次共读活动圆满结束,我带领的班级在全国第十九期百班千人读写活动中荣获优秀集体二等奖。
在共读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从以下三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阅读要有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如此,学生只有对阅读感兴趣,喜欢阅读,才会坚持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为学生营造阅读的环境。走进我的班级,不管是温馨的书架,还是便利的流动书箱,都让人沉浸在书香的气息中。课间,学生们随手拿起一本书阅读,快乐而充实,成为书香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为学生推荐图文并茂、内容健康的读物。《住在树上的猫》等绘本是低年级的首选读物。童话、寓言、神话故事、中外名著等是中高年级不错的选择。米切尔·雷斯尼克教授在文中指出“内在动机才是创造力和长期坚持的关键。”让学生爱上阅读,有内在的阅读动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指日可待。
二、阅读要有法
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光靠学生的阅读还不够,还需要教师巧妙的引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除了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打卡”“阅读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还在课堂上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孩子看封面猜故事、自己动手设计封面、续编故事……学生们热情高涨,乐在其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有个性的作品,并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长此以往,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不在话下。
三、阅读要激励
米切尔·雷斯尼克教授在文中提到:“如果孩子们在教育活动中得到积分和奖励,就像在游戏中一样,那他们不是更有动力去学习吗?”深以为然,要让阅读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要保持孩子们的阅读热情,离不开教师的激励。我每周都会对坚持阅读的学生进行激励,不但在“人人通空间”或“班级优化大师”上进行加分鼓励,还要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对每周的阅读明星进行表彰,颁发奖状。获得“阅读明星”的孩子们捧着奖状,别提有多自豪了,为了下周还能登上阅读明星的领奖台,这些孩子更有阅读的热情,阅读时更加投入。有了榜样,那些暂时没能登上领奖台的孩子,除了羡慕,更多的是下定决心积极阅读,为成为“阅读明星”而努力。你争我赶,形成良性循环。对那些用心陪伴孩子共读的家长,我也会进行肯定,专门设立了“家长助力”分,还在家长会上进行隆重的表彰,学期末颁发“最暖阅读家庭”“优秀家长”奖状。家长们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一起参与到亲子享读中来。
阅读在激励中慢慢变成了一种习惯,孩子们习惯阅读,家长们习惯共读,家校的阅读氛围是浓烈的,更充满着热情。
单靠一次的活动和单一的激励模式是无法长久地保持孩子们阅读的热情。于是,我利用假期,和孩子们又开始了“人人通空间”平台的“一起悦读”全国性活动,同时通过“师生共读”“个人阅读”“亲子享读”等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引导孩子们踊跃参与。为了引导孩子们更好地阅读,除了他们自己每天坚持阅读外,我亲自示范,每天坚持和孩子们一起朗读经典诗文、绕口令、名家名著片段等,并分享到班级QQ群,让大家互相聆听朗读音频、观看朗读视频,为同伴的精彩表现点赞,鼓励他们学会取长补短。看到自己的阅读作品得到别人的肯定、点赞,孩子们觉得无比自豪,更自信,也就更有阅读的热情了。孩子们和家长们纷纷表示阅读给他们带来了快乐,让他们收获满满。
图七:阅读收获截图
最终活动结束时,我带领的班级的“一起悦读”综合得分获得了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而我本人也荣获“优秀组织教师”。
值得高兴的是,学生不因为活动结束而停止阅读,很多学生坚持阅读,在阅读中领略经典作品的无限魅力,快乐阅读也成为一种习惯。截至目前,班上多位孩子的阅读积分仍排在全国前列。
“兴趣和内在动机是创造力和长期坚持的关键。”通过课内的阅读指导、师生共读、交流分享,辅助以课外的个人阅读和亲子享读,举多方之力、开展多形式的阅读,有效激发了孩子们对阅读的热情,拓宽眼界,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衷心希望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和暖暖的激励下,在这美好的童年,能够播下一颗阅读的种子,在阅读中学习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后,欢迎老师们在课程留言区或共读微信群内与我分享“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你是怎样激发并保有孩子们的阅读热情,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感谢老师们的聆听,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