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领导力发展读书想法

【随笔集09】“学以致用”如何修?

2022-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五福居主人

随着终身学习成为信念,为知识付费成为精英们的习惯,喜马拉雅、得到、知乎、混沌.....哎呀呀,周边客户、伙伴学习的热情被各种课程激荡着。然而,学习了这么多,又怎么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而且又怎么能真正帮到自己呢?于是,又有一个观点成为了大家的焦虑和慨叹,那就是“知行合一”。故而,知“学以致用”易,真“学以致用”难啊。

那完成“know-how”过程的障碍到底是什么?那如何从“知道”到“做到”呢?

首先我们看看那些没有实现“做到”的一些表达吧。

    我经常在我的辅导过程中听到有些人是这么说的:

    “老师您说的太棒了,我整理了您刚才说的这个部分的笔记,框架、结构、内容,您看看?”

    大家看到没有,这位领导他高昂的情绪停在了“内容”、“知识”上。这样的情境我们权且编号为“情境A”。各位学习爱好者也可以反观一下自己,手里是不是已经充满了各种资料库?网盘容量1T都不够。情绪停在哪里,哪里有可能就是一个“结节”,或说“障碍”。

    还看见以下这样的表达,我们称之为情境B:

    ---“哎呀,说的真好。可真要这么做,那需要很多条件。”

    ---“我们公司现在没有这个条件,老板根本不重视”

    各位看官们都看出来了吧。这个情境下的人是已经给“做到”设定了各种无法实现的假设。他们关注的重点根本不是“做到”它,而是“做不到”。《稀缺》一书的作者曾经说过,穷人的原因很多是习惯关注“做不到”,而富人往往只关注“如何做到”。即使是当时穷,但有了富人思维的人,命运会在不远处拐弯。简单的注意力的差别,决定了人一生的财富。同理,一个人如果把“做到”的机会都交由外部环境和他人进行管理,那大概率他是做不到了。

  再看看以下这些表达,我们权且编号为“情境C”,

    ---“哎呀老师,我尝试过几次,但是都失败了”

    ---“坚持真的是太难了”

    听到这些信息的时候,我会给予他们积极正向的反馈。一个遇到困难的人,总比没有开始的人强。但是这些案例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开始”了,但“从未结束”。记得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拖延的背后其实是对结果的不相信。带着恐惧出发,仿佛背着巨石前行。真的很难。

那么,“做到”的过程中,你要怎么做?

    第一个我想分享的就是避免信息过载。就像前面情境A。学的太多了,真的会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去做到。信息超载的大脑,宛如守着一个军火库,但当大敌当前时,却无从选择。因为似乎每一个都有用。

    信息太多了,这是一个很多人掉进去的陷阱。因为拿到信息相比应用信息和改变自己要容易的多。获取知识也比应用他们有趣的多。

    这个陷阱还隐藏着一个人们都不愿面对的事实就是人类的信息处理系统其实十分混乱,信息过载会让人行动的时候变得毫无积极性。人类有一种“发臭思维症”,指的是人们会对那些积极的,哪怕是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半信半疑、或者干脆拒之门外的思维特征。这种思维特征带来的后果就是无意识的“消极过滤”。这种消极的态度总是会让他们止步不前。

    第二个我要分享的方法是保持专注。

    在前面讲的情境B,说的也就是“专注”。首先是注意力要从关注“外在问题“转向关注“积极”和“成果”。注意力的聚焦会带来心态与能量的变化。

  当注意力转向要去应用时,“专注” 就像“箭与靶心”一样将学习的目的和结果关联起来。大家好奇过鱼儿在水中为什么不会淹死吗?不只是因为腮系统,而是鱼儿有一种特殊的监测系统,会保证鱼儿在水中的时候只接收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个系统是人类面对海量信息时所需要的。

    这意味着你去学的时候,你自己要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然后才能有效率的学这些东西。鱼儿这个系统改装到人的大脑中,就是要通过建立明确的“目标”,去帮助人们学会并应用。这个过程在大脑中是由一个叫做
“积极任务网络”(简称TPN)来实现的。人需要通过清晰的目标,唤醒TPN,有意识的建立去到“应用”的意识和思维,“做到”就开始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谈到保持“专注”的方式和价值。要做到“专注”的关键是“少”而“明确”。在学习前先确立目的和目标,且不要贪多。

    第三个方法是建立“积极反馈”。人要坚持实现某个目标的过程中,是需要持续不断的给大脑释放积极反馈信号的。大脑也需要被激励到,从而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来保持兴奋与坚持的能量。

    建立积极反馈的方法可以去找到一个愿意持续支持和鼓励你的伙伴。教练就是这样一个伙伴角色。教练在管理客户进步中一直做的最多的就是不断鼓励,给客户建立“积极反馈”信号。这个鼓励还不仅是空洞的表扬、点赞和说“加油”。而是在每一次困难、错误、崩溃中看到你行为中的“积极”面,并把这份也许你自己都看不见的“积极”显现出来。真实的相信了自己才是给自己最扎实的“积极反馈”。

    自己去建立积极反馈的最佳态度是“略胜一筹”。也就是不断建立应用实践的“最小目标”。积跬步以行千里。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是成果,也都是成功。

  第四个方法我想分享的叫做“间隔重复”。也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人建立某种能力过程,是需要身体神经系统和意识系统不断调和,逐渐建立起自然反应的过程。是一个”从无意识无能力、到有意识无能力、再到有意识有能力、最后走到无意识有能力“的过程。这四阶段过程是每一个人去know-how的过程,是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成果的必经之路。只不过有些事学起来快些,有些事转化起来慢些。无论哪种事情,“重复、重复、再重复”都是学以致用过程必须有的行为方法。

最后,你如何知道自己“做到”了?

    这是一个完成“闭环”的检验环节。这个环节其实也是在创建积极反馈。反馈方式可以是检核提问:“这些知识和理念对你的行为方式产生了哪些影响和改变?”。

    这个问题是所有“学以致用”的检核。因此说“学以致用”不仅是在过程行为上去自我检查行为的规范性,而且要聚焦在“所知”的目的上检查行动的成果与成效。

    以上,是给所有进取者的礼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