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我参加省级比赛课例,那时提前一天抽课连夜备课,紧张异常。下周三全市有个青年教师培训,要写此课教案,青年教师还要讲此课。今天想起自己以前的教案,特别记录如下。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状物抒情的哲理散文,作者从眼前实景写起,融情于景,由情入理,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赏读品味作品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景物的方法,发挥想象,模仿造句,用于个性化的表达之中。
3.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重点:以诵读和交流的形式赏析作者状物之妙。
教学难点:借助背景资料深入理解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出示幻灯:我觉得生命是一项奇迹,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对毫不起眼的小鸟,在树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林清玄
2.是啊,萋萋芳草,盈盈秋水,坐对一青山,一花一世界。大自然总是能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今天让我们跟随宗璞的脚步,一起来学习她的咏物抒怀的文章———《紫藤萝瀑布》。出示课题。
二、 整体感知文意
(用眼睛去看——看,花儿在绽放。)
1.看紫藤萝的图片
2.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提出朗读要求,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3.出示幻灯: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同学们,结合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引出课文的基本内容。
三、 研读赏析文字
(用耳朵去听———听,花开的声音。)
同学们,语言文字是语文的内核,语言文字是心灵的桥梁,我们在语言文字中感知世界。一个词语包含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深度和广度。
合作交流:阅读课文第1-6段,找出自己欣赏的描写紫藤萝花的特点的语 句,有感情地读出来,点评交流。(教学重点部分,教学中重视生成,注意朗读等方法的使用,注重学生自悟赏析。)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
(1)比喻:/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2)拟人: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才知那是每一条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四、 深入挖掘哲
(用心灵去悟———花中的哲理。)
1.因为紫藤萝的美吸引了作者,所以,她“伫立凝望”。那么,她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呢?学生体会,并在回答时相机出示投影。
【材料一】
此文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50岁,正是精力充沛、学识丰富、大有作为的年龄。可惜作为一名优秀的航空人才的他当时被检查出身患绝症,其时命在旦夕。1982年5月6日,小弟病症正在复发期。
“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小弟病中写,小弟逝于1982年10月28日。)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雨,纸上一片模糊。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他去了。(宗璞《祭小弟》)
【材料二】
十年浩劫期间,宗璞一家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受到了批斗与打击,其父冯友兰(中国著名哲学家)更是首当其冲,遭遇了肉体上和精神上双重的凌辱。
人道是锦心绣口,怎知我从来病骨难忍受。(《野葫芦引》)
我活着,随即得了一场重病。偏偏没有死。许多许多人去世了,我还活着。(《1966年夏秋之交的第一天》)
教师总结:通过这两则材料我们知道了,原来,一切景语皆情语。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感染了作者,所以,她很自然想起了处于生死边缘的小弟,想到“生死迷,手足情”。她的心情也逐渐转为宁静和喜悦。
2.作者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喜悦之后,她获得了哪些生命的哲理呢?结合全文来看,你从第10小节读出了哪些生命的启示。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说。
生命就像紫藤萝瀑布一样,虽无众人欣赏,但仍尽情开放。
生命就像紫藤萝瀑布一样,虽然历尽磨难,但仍顽强而快乐地生长。
生命还像什么呢?发挥自己的想象,仿照这样的句子写一个比喻句。
例:
生命就像小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命就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
生命就像焰火一样,虽然短暂,但却无比辉煌。
4.总结学习写作收获:(平时授课45分钟,这次40分钟,此环节依时间而定。)
鲁迅见白雪纷飞抒怀,写成雪的精魂;茅盾见杨树挺拔而命笔,写成《白杨礼赞》;巴金观朝阳作涌而心吟,写成《海上日出》。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你们在写作上有什么启示吗?
学生逐渐可以答出:
A写出事物的特点
B善于联想和想象,写出事物的内涵。
C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联系。
5.小结:
不管我们的职业是多么平凡,我们的身份是多么卑微,我们的愿望是多么渺小的不值一提,我们在波折中坚持,鼓足勇气,迈过去,迈过去,所有的苦难都会成为珍贵的回忆,为我们的未来铺垫。成人是如此,孩子你们也是如此。学习的辛苦定会成就你们明日的成功!孩子们,我们一起加油吧!为我们的生命喝彩!
板书设计:紫藤萝瀑布
宗璞
花 生机勃发 人 人生如花
借景抒情 生命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