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澄老师共读《思考,快与慢》

为什么有的人做事目的性很强-2012-《思考,快与慢》共读-反思

2017-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胃哙五戒

6月28日 针对主题阅读与检视阅读的反思

      我们通常会称赞一个人,说这个人做事特别有目标,或者这个人比较积极主动。那么积极主动在表面展现的态度之下,肯定有一些思路去做支撑,那么到底需要考虑什么问题。换一个场景,把积极主动放到阅读上,是什么样的表面状态和思路支撑。从对主动阅读和检视阅读的学习中,我有以下理解:主动阅读是一种方法论,检视阅读是一种读书的方法。


一、关于主动阅读

1、主动阅读是什么

    估计大家都记住了,我再重复一遍加深自己的印象:第一是建立对象感。即我和书之间的状态,这是什么样的书,书的构成,逻辑完整不完整,资料完善不完善。第二,目的性。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有没有把自己跟书直接进行关联。要带着问题去读书。问题有四个:Q1,这本书讲什么;Q2,这本书整体结构是什么;Q3,它说的对吗,哪些对哪些不对;Q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2、我对主动阅读的理解

    永澄讲主动阅读是一种理念,就好比说人积极主动是一种态度。就我个人认识,这段短短20分钟对主动阅读的讲解实际是树立正确读书的方法论。从一个高的角度来解释读书之前如何做好心理建设,并确定读书的思路,这个基本决定了你能从一本书中获得知识的格局大小。

1)建立对象感:实际是做好心理建设。

        当你拿起一本书。首先,要把自己抽离出来俯视自己。就如李笑来在跟时间做朋友的书里所说,你的大脑意识到你大脑在思考。建立对象感就是,你看到你自己在看书,这样就在你和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即两个存在,一个是正在看书的你,一个是那本书以及要讲述的道理。第二,衡量双方的资源。即你对自己的认知,比如我是一个阅读水平不高、急需提升理解能力和决策能力的阅读者。你对书的认知,一本大部头的畅销书,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所写,内容晦涩难懂,讲述大脑不同思维方式和决策方式的书。第三,决定怎么看。这样的一本书,需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得多花时间,多做准备,并且利用好工具。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对待这本书的意识自然不同,就会从一个相对高的角度去重视它。

2)目的感。个人理解就是读书除了获得观点之外,这本书能验证或提高你哪方面的能力。比如结构归纳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辩论能力。

      个人理解目的感是对书的整体感觉,获得整体感远远比熟读会背重要。三国演义中说孔明在隆中隐居之时,与徐庶等三人一起读书,那三人读书“务于精熟”,而孔明是“独观其大略”,大略就是对整体意思的理解。

    达到目的感通过四个问题实现,这里谈谈问题的作用:

    第一个问题的作用是,先获得一个观点,这样在读书中可以进行印证或批判。

    第二个问题作用是了解结构,也就是你脑子里有张路线图,以便于你在读书的中间找到自己的位置。比如说从郑州坐火车去威海,大概要路过几个地方,中间停的时候,起码知道是走了一半还是三分之一。我们每到一地,总是会先打开手机,看看地图自己在哪里,即便是一个人也不认识,但是看到地图上的小红点,总会有安全感和确定感。所以建立位置感是很重要的。

    第三个问题是解决批判思维能力的,更能促进你去与自己的认知体系进行关联。

    第四个问题是有意识的把读书中获得的能力和信息进行关联融合。

3、除了主动阅读还是有什么启发

    发散点来说,主动阅读是针对书,那么是否可以应用于处理事、人、成长。从而让主动成为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则。

    比如说,我想变成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对象感:我、一个积极主动的我。目的感:从思路、执行力、心态成为积极主动的人。Q1:积极主动的人是什么样的。Q2:有什么具体的做法。Q3:哪些做法我已经具备,哪些做法没有。Q4:跟我的目前距离有多远。


二、检视阅读

     本来准备在主动阅读和检视阅读进行平均用力,读的中间发现主动阅读是一种方法论,而检视阅读是一种方法。建立主动阅读的思路显然更加重要,所以侧重对主动阅读的理解。

       关于检视阅读,是一种快速获得书本大概认识的方法。五步法:看包装、看整体、看细节、下判断、粗阅读,20分钟搞定一本。

      有两个方向的应用,一个是买书的时候,按此法基本上不会买到很瞎的书。第二如果养成检视阅读的习惯,并多加练习的话,其作用不可估量。以一本书为例,看整本书用检视阅读,看一章、一节、一段,均可以用检视阅读。如此嵌套循环使用,不但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跳出细节的泥潭,还可以形成分层的清晰思路,对于阅读写作能力都有好处。再想想,除了看书之外,看报纸、看文件、看PPT,不都是如此嘛。


三、关于本章的其他安排

1、有必要对于《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关联内容进行重读。

2、概念库:金字塔关系、黄金思维圈、结构化训练、如何建立心理表征、对书评价的四个标准

3、模型:PORT、RSQC。

4、笔记整理顺序:先发散:早上听的时候进行记录、能记多少记多少;如果当时有灵感或思路延展、需要注意的,马上写下来。后整理:将观点、延展、概念、模型分类放在不同模块;归纳:将观点按层次修改简化。

5、对反思内容的选择:主动阅读

    啰嗦了这么多,一个是通过输出来强化自己的认识,一个是希望对别人有用。感谢阅读和支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