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所想一步步地学着自律每天写1000字

要做的事记不住,容易忘或无法及时完成,该怎么办?

2018-12-08  本文已影响4人  书不白读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就是想做的事总是记不住,或者容易忘。有一些书会提到这样一个方法——利用清单类的APP,把想做的事随时记录下来,清空大脑。跟很多事情一样,知道是一回事,但做起来往往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只要想到了一件事就马上写在自己选用的APP上,大脑真的是瞬间减负了,当时特别开心。当然我也没开心多久,因为新的问题出现了。

我发现自己列了一堆清单,却没有及时更新进度,最后连打开APP的想法都没有了。

清单记录的功能确实有清空大脑的作用,但对于初级使用者来说似乎有点勉强,距离舒适区太远就容易进入了危险区,因为这个区域我们特别陌生,所以执行起来必然不容易。

要想跨越舒适区,且又能不走进危险区,最好的方法就是进入更符合人性的拉伸区,即适度调整自己的节奏,不要一次走的太远,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

说实话,这个“度”其实是很难把握的东西,需要一个慢慢摸索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去验证这个度是否合适,然后再去进行反复调节。

我想到的解决方法:

(1)代办事项再分区

按照常规来讲,代办事项已经是我们的“收集篮”了,也就是清空大脑的区域,但我想将这个区域再一次划分,比如我想分成:马上要做的、今天要做的、明天要做的、将来也许某一天想做的。

(2)马上要做的事马上做

这里最重要的就是“马上要做的件事”,这件事不是花时间最少的,而是你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最想做的那件。很多时候想容易,但做起来比较难,所以可以设定一个规则来删选自己“马上要做的事”,比如用“四象限法”。每次只放一件事在里面,只要删选出结果,就立刻执行,完成以后再次回到清单里删选下一件事。

(3)定时

预估自己做这件事的时间,设定闹钟,记得预留缓冲时间。比如你平时做一件事需要10分钟,那就给自己12分钟,或15分钟,这样可以更好的应对突发问题。

(4)可以试着设置每个阶段的3只青蛙

前面的3个方法是为了提高执行力,第4个方法则是想提高效率。

如果一个人长期养成对于时间的意识,那么就很容易掌控时间(具体可以看《奇特的一生》里柳比歇夫的做法,当然,我们没必要做到那么极致,或者说没必要一下子就做到那么极致)。设置下一个阶段的3只青蛙,可以减少计划、思考所浪费的时间,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5)定期回顾自己的每一点点进步

定期回顾可以帮助我们反思,适当调节计划,也可以更好的感知自己的进步,不断填充动力源,也可以适当给自己设置奖励,这样也算是给自己来一点小小的惊喜。

(6)专注,减少琐碎

不管是做时间管理,还是做其他的事情,“减少琐碎”都是值得被重视的。比如最常见的“琐碎”就是微信聊天,有时候正在写东西结果被别人拉走,结果思路全部打断。专心做事的时候,坚持的原则就是,亲妈都不能打断你!

有人说,我们很容易就把时间白白浪费在做计划,就像小时候总是要买了好看的本子才肯好好写字一样,因此,我说了这么多废话,归根到底要讲的是,即使说的再多,再好听,都不及一次实践!只有真的做了,你能在不断的发现问题中,解决问题。

好了,别看了,赶紧做正事去吧!biubiuO(∩_∩)O~~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