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何做教师师言师语

让教育远离就业,回归育人的本真

2018-12-23  本文已影响201人  路福
让教育远离就业,回归育人的本真

01

今天看到张局长在群里推荐的一篇文章,是《人民教育》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对被授予“改革先锋”于漪老师的深度采访。

于漪老师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之所以走得那么艰难,出现许许多多发展中的问题,是因为对教育问题认识不够,理念比较落后。

我们的理念落后在哪里呢?在于教育就是为了就业。

教育是就业的一种手段,但就业不是教育的目的。我们错把手段当目标,陷入一个思想文化自觉的误区。

于是,即使小学生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也是“希望你成为百万富翁”,早不是我们那时“希望你成为科学家,将来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教育本来应该培养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现在却忽略了整体,被一叶“就业”障了目。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育人!你把人育好,还怕考试?那种“一课一练”的刷题,不是教育。

让教育远离就业,回归育人的本真

02

2017年11月12日,湖南省沅江三中高三学生罗某,在办公室向自己47岁的班主任鲍方连刺26刀,终致鲍方因抢救无效死亡。

表面的原因很简单,鲍老师给罗某多布置了一些作业。

罗某成绩优异,曾是班级第一、年级前十的优等生,邻居们反映有礼貌,孝顺。

新华社报道,罗某曾经讲过多次只想考个普通二本院校,“只想过轻轻松松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也许在老师看来,16岁的罗某不求上进,本来可以考个重本提高自己将来的生活水准。

他不知道进入社会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老师有必要打掉这种安于现状的思想。让他成绩再上一个档次,将来能有份更好的工作。

可事实是,这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老师们总是恨铁不成钢,只是愿意自己的学生更高,更强。看来罗某是个特例。

不是每个人都想当总统的,像学富五车的徐霞客拒绝仕途诱惑志在祖国山水也是有的。反过来自己想想,也不是每个老师都希望成为特级教师的。

为什么我们要要求我们的学生是最优秀的呢?

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样。不是每个学生都要升上高一级学校的,不是每个学生都想出类拔萃的。

社会是由一个个平凡的人构成的,各种各样的岗位组成了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

什么工作都需要人来做,只要做好自己岗位的工作,就是为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

教师肩负的重任,是把眼前的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国家的建设者,而不是所谓的“人上人”!

让教育远离就业,回归育人的本真

03

其实,教育和其它许多问题一样,看似很乱,只要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还是很容易捋清楚的。

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各类培训班,都是红红火火。究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迅速提高孩子的成绩。

只要孩子成绩上去了,就能上一所重点初中,就能上一所重点高中,就能上一所名牌大学,就能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不怕花钱,现在在孩子教育上投资,永远不会出现错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将来升官了,当老板了,那钱还不像雪花一样飘来?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只要学不死”就行。成绩上去了,补课的老师教得好,培训机构办得好,学校管理得好,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基本上是当下社会的普遍现象,充斥了能谈上教育的各个角落。

你看,各个学校的招生宣传,哪个不是说我们学校上了几个北大清华,我们学校考上了几个重点初中高中,我们学校在全县排比中哪些学科得了第一名。

即使办个校庆,请来的也是所谓的“社会精英”。这些人不是位置特别高,就是特别有钱。

你见过哪所学校请地是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

让教育远离就业,回归育人的本真

0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立德树人”应是当下的终极目标。

如果把学生比喻成一朵花,相比较人的全面成长,考试分数只是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因为一片花瓣而忽视了整朵花,只能走向偏颇。

至于说将来的工作,一个后天发育不全的“巨婴”,靠拼命刷题考上的名牌大学,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风吹雨打的挫折。

反思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实际,还是向往刚参加工作那些年的教学生活。

那时很单纯,没有乱七八糟的想法,只是想把课上好。上课时鼓励学生提问题,特别喜欢能用问题难住我的学生。

每次考试,都是详细地分析每道题的失分原因,对以往知识点的查漏补缺,总是不厌其烦。

从没有因为学生成绩差歧视过学生,从没有用成绩来标记好学生和坏学生,从没有因为学生考得不好而大发雷霆。

学校的早晚自习没有安排过值班,每天吃完晚饭到教室转悠早已成习惯。有时一个教室内三四个老师,学生问问题此起彼伏,像个菜市场。

没有一位老师刻意要求必须学他(她)教的那一科,更没有老师霸道地在晚自习讲满一节课。

同头老师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总是推心置腹。偶然得到一个教学资料的孤本,也是互通有无,绝不敝帚自珍。

年底的先进都是教研组评选的。大家都在谦让,没有一个争的。

师生关系都是真诚的。每个假期都有大批已毕业的学生回母校探望,老师们对学生的到来总是窃喜不已。

让教育远离就业,回归育人的本真

05

现在教育的种种乱象,有社会的原因,更有教育短视的原因。把将来能找到工作做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唯一目的,是许许多多教育问题的根源。

于漪老师说,家长对教育有很高的期望,这没有错。但期望值的内涵是什么,是要有价值定位的。是期望“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为了在“某一点”超过别人,然后作为一个炫耀的谈资?

当下浮躁的社会,能静静思考的人不多,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的不少。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对社会的发展重要,对一个家庭的幸福更重要。

希望大家都能走出教育是为了就业这个误区,避开急功近利的短视,让教育与就业“距离远一点”,回归教育“育人”的本质,让下一代更加坚韧顽强,让祖国的未来更加富有希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