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文荟

【教育教学】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2020-10-13  本文已影响0人  唯奇老师

近读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其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这一章节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佐藤先生对汉字颇有研究,他对繁体汉字“學”做了自己的独特解读,他认为“學”的上部,其中间的两个“Ⅹ”表示“交往”,上面的一个表示和文化遗产的交往,下面的一个表示学生之间的交往。那包着“Ⅹ”的两侧,形为大人的手,意味着大人千方百计地向儿童的交往伸出双手,或者说,表示大人想方设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这一字体结构显示了对以儿童为中心的交往的支持。

佐藤学先生的这一解读颇有意思。作为一个日本学者,对汉字做出有关教学理念的解读让我们惊叹。在佐藤学的观点中,他认为,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的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即“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即是让那种与物与教材对话,与学生与教师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

佐藤学的观点应该说跟我们新课程理念中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致的。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的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也是基于这一理念的成功典范。

2019年上半年,我在兴化上了一节公开课《昆明的雨》,魏本亚教授在点评这节课时,就特别强调:眼中有人的课才是好课。他说:“教学这篇文章,要以‘学’为主,以‘学’定教。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读这篇文章,难点在哪?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学生能否理解?”魏教授的话,无疑也是提醒我们,教学要真正转变观念,真正把学生主体落到实处。

新课改已经10多年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我们不少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敢创新,不敢迈步。这实在在教育的悲哀!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在课程设计、综合学习、“学习共同体”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观点,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很有借鉴意义。希望我们胸怀一颗尊重儿童的心,多一点勇气,多一点探索,从小小的个体开始,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