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为了孩子》到《为了自觉》
天气总是晴,阴,雨,雪循环变化不已!多样性往往也意味着分裂和不完美!但没有多样性是最不完美!当然,我想说的是难以捉摸的东西,不讨论天气和宇宙变化,万物生息!教育也是这样的问题!关于幼儿成长阶段中,重要阶段,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教育在场或缺失的问题!教育问题也是个多样性问题。
教育从来没有了绝对真理,也没有唯一的样板。成功的教育也是多样性的统一,所以教育模式可以借鉴,但无法照搬。教育理念和方法虽然纷繁复杂,难以捉摸,但总有些东西是我们认为有意义,并且值得遵守和坚守。此如,孩子有成长的某些关键阶段,有发展的关键事件——对孩子来说的重要事件,有重要场合影响,有重要人物的在场不在场的影响等等。
今天来谈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场合重要人物教育在场的问题及有关的亲子观,儿童观和教育观。
话题原由:昨天女儿汐宝的幼儿园公布了亲子运动会彩排和正式开幕的时间。彩排是本周末(17日)上午,正式是下周五(23日)。我看到消息后,就晕了。因为这两个时间都被我巧妙地避开了。本周六我参加英语等级考试,下周我出差,23日正好还在回来的路上。都不能及时回来参加孩子的亲子运动会。为此,我和孩子妈纠结了一晚上,出差的返程机票已经买了,我想退掉,重买22日下午的机票。
我的计划听起来都有点儿疯狂:
原计划20日至22日在南京参加一个学术论坛。23日返。
现在。
1.退掉原计划23日早上返回的机票,损失320元(因不能改签,退不了的部分)。
2.不参加22日下午的会议论坛,重新购买22日中午或者下午三点左右的机票,坐约三小时的飞机从南京回到昆明。天黑了。
3.接着马不停蹄地赶往距离机场一小时车程的客运站(火车已经赶不上了,不然坐火车可以省一半的钱)坐五六个小时夜班车回家去。
4.如果赶不上晚八点半的直达车,还要先到离家60公里的市里(已深夜),第二天再坐七点的早班车回去。
5.终于到家了,到体育馆参加23日上午的亲子运动会。此行的目的。
6.第二天(24日)上午坐10点10分的火车回昆明。又一天过去了。
7.25日准备投入27日开始的学习和下乡调研工作。
你会支持这个计划吗?题目叫《为了孩子》。如果你已经理清楚了这个简单而紧凑的计划,或许会说:疯了吗?不就是个亲子运动会嘛!又不是什么大事情!小孩子的事情何至于如此兴师动众?值得吗?
我也在问:何至于如此,值得吗?
是的。有多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成人主义。什么也不用说,孩子的事情,有那么重要吗?他(她)那么小,知道什么!第二,简单告知。告诉孩子自己因为什么什么原因不能来参加亲子运动会了。仅此而已。第三,形式民主。和孩子商量,说明原因,请求原谅。然后照样不去,即使孩子要求。第四,自我安慰。以后弥补,还有机会。还会想到要弥补,已经有考虑到孩子的需要了。但多半下次继续自我安慰!直到因某事受震动,开始觉醒。比如猛然发现自己对孩子的忽视,造成了很多无法弥补的东西!一般人除了这四种方法,我想不出来还有别的。
以上,我统称为成人中心逻辑。解决问题的核心是:为不能去参加孩子的亲子运动会寻找合适的理由。目的是缓解自身压力,寻求自我安慰。并没有考虑或很少孩子的需要。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儿童为本的两种解决方案,我相信很多父母不敢尝试,甚至持反对意见。第一,兑现承诺。孩子屡次邀请,非常希望父母参加活动,自己也答应过孩子一定会参加。于是,取消行程而参加孩子的活动。第二,自觉行为。尽量不耽误自己的工作学习安排。但再苦再累,哪怕披星戴月,风雨兼程,也要赶回去参加孩子的活动。哪怕第二天一早又离开。孩子很高兴,很感动,你很心安,很踏实!
第一种方案,我不赞成。因为在我看来,完全是一种消极应对方式。为了兑现承诺,已经很不容易。但是并不能为孩子树立榜样。还让孩子担负心理压力——因为他(她)你才耽误或放弃了工作。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甚至不少父母都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心理压力推给孩子。如说:“为了你,我放弃了……;为了你,我牺牲了……;为了你,我错失了……;……”是不是这样呢?欢迎父母们对号入座!这种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是亲子冲突。父母是为了孩子而消耗自己。孩子则背负上这种沉重的心理压力。矛盾可能在青春期爆发。这种方式,出发点是好的,为了孩子。但如果父母认识不当,消极影响甚至比成人中心逻辑的四种方式更糟糕!
第二种解决方案,虽然看起来最累,最疯狂。但却是我赞成的。它完全是发自一种对儿童,对教育的情怀而产生的行为。它超越了个体。超越了成人中心,也非简单的儿童本位。它是一种升华了的精神和情怀!是一种教育自觉行为!我们不是为了孩子而牺牲自我,更不是为了自己而牺牲孩子(或家人)。相反,它最经济实惠:除了牺牲了些许时间和金钱。什么也没有牺牲,想反,它赢得了最多:兑现了承诺;不消耗自己(不消耗就是赢得,尽管有时不得不牺牲或采取折中办法,但寻求最优就是不消耗的理念);赢得了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赢得了重要场合教育在场的机会;赢得了心安与踏实;赢得了尊重;为孩子树立了精神与行为的榜样……一个看似最不可取的方案却是最大的赢家。为什么?
这里涉及到的核心问题有三个:第一,儿童观;第二,教育观;第三,亲子观。我将从这三个观回答前文提出的问题:这样近乎疯狂——事实上我认为还不够疯狂,因为它实施起来几乎可以说没有难度,但我相信已经让不少人觉得疯狂了——的计划,值得吗?
前文列了一般人的三个疑问:第一,不就是个亲子运动会吗?第二,(亲子运动会)不是什么大事。第三,孩子的事情需要这样劳师动众吗?(言外之意,小孩子能有什么大事)。这三个问题已经涉及你的亲子观、教育观和儿童观。如果你认为亲子运动会就只是个小孩子的活动,不重要,小孩子没什么重要的事情。这已经暴露了你三观不正——亲子观、教育观和儿童观不正。
首先,亲子运动会是亲子交流的机会。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大事(对你来说,当然是小事)。他(她)比任何成人都期待。孩子会很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孩子会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别的父母都来了,唯独自己的父母缺位,孩子会是什么感受?——孩子是会相互比较的。孩子如果对你说:你到时候一定要来看我。那已经说明了这件事对他(她)的分量!更重要的,不是你参加了活动(孩子的游戏对你当然没什么吸引力),而是你来了。你在场,对孩子来说,比什么都重要!这就是重要事件,重要场合,重要人物教育在场的意义!
其次,从教育的角度。孩子的事情无小事。任何的小事,在孩子的教育中都是大事件。随地吐痰不会导致宇宙毁灭,但对孩子教育是大事件,关涉一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我写过一篇文章,专门探讨儿童教育中的微事件,呼吁重视儿童教育中微事件(微与大是相对的。这里是从成人的视角说的)的意义,重视微事件的教育。亲子运动会从成人角度的确不是什么大事。但从儿童的角度,却与儿童良好身心的发展,与儿童人际关系、情绪情感、行为规范、身体运动、挫折教育(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敢于尝试,主动积极),还有亲子关系的紧密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怎么能说亲子运动会不重要。亲子运动会是儿童的大教育事件——成人眼中的小事件、微事件!
第三,儿童无大事?如果你是儿童,一定会反对成人这样的评判!成人打麻将、看电影都是大事,凭什么说亲子运动会不是大事?所以说孩子能有什么大事的人,是儿童观不正。儿童是什么?这里不想说什么高深晦涩的儿童理论。儿童首先是个人。是个独立而又与成人,特别是父母有很深依附关系的人。请注意,我把“独立”放在前头。因为大部分的普通父母只看到了“依附”关系,没有看到“独立”个体!儿童就是儿童,儿童生活的世界就是他们的常态世界。和我们成人的常态世界是平等的。你不能说成人的生活世界高于儿童的生活世界,而把“小孩子懂什么”常挂嘴边。别的不说,儿童的精神世界就比大部分的成人丰富、充实而精彩——不服来辩^_^。当我们把儿童当作独立个体,平等看待的时候,你可能就会发现自己儿童观的错误和贫瘠!你还可能发现成人对儿童的霸权主义:话语霸权、行为霸权、思想霸权等等!我想你可以开始抛弃你过往僵死的儿童观,考虑是否该抛弃你对儿童的霸权主义了!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独立平等的个体。如果你能把自己变成儿童,你会彻底改变儿童观。这个做不到,至少放低一点姿态,真正走进儿童,也能发现你未曾见的,与你过往的认识都不一样儿童世界!儿童是由他们的全部世界组成的。认识他们的世界,才能真正认识儿童!反之,懂得些许道理,知道几个儿童理论是远远够不成对儿童的深刻认识的!
综上,我决定坚决执行《为了孩子》(请原谅我必须给计划命一个看得懂的直白的名字。若不反对,我写成《为了自觉》。总之,它就是个名称而已。但,后者才表达出了我真正的思想。)的计划。支持我的计划的请举手!已经心甘情愿被洗脑的请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