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何做教师育儿宝典旷世经典作品

特别推荐:资中筠:同中小学校长谈教育,深刻、必读!

2018-12-09  本文已影响16人  161f09651b9e

资中筠 天狐视角 4天前


听说你们是全国优秀的中小学校长,所以尽管是七月三伏天,我还是应邀跑到杭州来和大家交流。我当老师的经验极少,同诸位讲教育是班门弄斧。但是我当学生的经验很多,所以我讲的主要是根据当学生的经验,和今天现状比较,可以发一些议论和感慨。

教育者负起“天下兴亡”的责任

为什么我觉得你们的职业非常重要?我想也许有的老师看过我另外一篇文章,题为《国家兴亡,匹夫无责》。那是阐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家喻户晓的话。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不是“国家”兴亡,他明确说“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天下兴亡才是匹夫的事情。他所处的时代是明亡之时,“国家”指的是朝廷。他的意思是朱姓的明朝亡了,在野的读书人没有一点责任,是当权者和在位的人给折腾的,我们在野的人没责任。可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所谓的“匹夫”,还是指的读书人,也就是在野的“士”。这个责任是什么?就是维护道德水平和精神,也可以说是广义的文化传统。他是正统的儒家思想,所以引了一大段孟子,痛心疾首于很多读书人投降清朝了,丧失了气节。他躲起来隐居昆山。我理解他所说的对“天下兴亡”的责任,就是要传承民族精神,维护其中最宝贵的东西。这个精神快亡了,是非常糟糕的事情。也就是说士大夫的坚守没有了,这是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这句话的意义。

从这一点说起,那么我们今天负起这个“天下兴亡”责任的人,应该是教育者,因为教育者在塑造下一代人的精神面貌方面有很重要的影响。我这样说,也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因我不具体做事,不要面对那么多矛盾。我也知道今天的教育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不一定是老师和校长的责任,整个社会如此,有很多事情无奈,无能为力,我完全理解。不是要给大家加上负担不起的责任。也不是真的说天下兴亡就都是老师的责任。因为我们国家的体制,作为“士”这个阶层,很多事情无能为力。这个现实我是意识到的。

但是我还是要讲我认为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我们说的比较理想,可能做不到,但要有这样的一个目标,知道应该是这样的,至少要向这个方向努力。有没有这个目标是大不一样的。这是我的开场白,为什么我觉得校长和老师的作用如此重要。

方今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讲到教育,我看到你们已经印刷出来的小册子,其中也有我过去说过的话。也许今天讲的有一些重复。我曾说过两句话,现在也一直在流传。一是说清华大学“聚天下英才而摧毁之”。二是“如果当前教育状况不变,中国人种会退化”。这两句话是极而言之,先解释一下,因何而发。

什么事情引发我说出“聚天下英才而摧毁之”这样的话呢。应该说不只一件事。当然也不只是指清华。当时最使我生气的是,在清华百年校庆时印发的宣传资料中有标志性的清华二校门“清华园”图,门框上从上到下印满了很多与清华有关的重要人物头像。我想要找梅贻琦校长和一些知名老师的人头,非常费劲,最后在靠下面的地方找到,小得几乎难以辨认,有的名师就根本找不到。在门框上方显著地方的大头像的全是国家领导人,是按级别来排列的。你要找历届校长和名师,却小得看不见。我对此很生气,这是典型的重官轻学,重权势轻道德文章,这种风气很严重。像这样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所传达的,是非常趋炎附势的精神。这样塑造出的人格是什么样的?能考上清华的学生至少大半是非常聪明、用功的,应该是可教的英才,可是一进门就受到这样的一种熏陶,从价值观上就给摧毁了,就是培养势利小人,所以我说了这样一句气话。

这是当时的感慨,但这个感慨由来已久,最近几十年这种趋势急剧加剧。1991年清华80年校庆,我作为校友返校,情况还比较正常,跟很多老同学按班级或当年的社团自己找地方组织聚会。到90周年校庆时就不太正常。因为据说国家领导人要来参加,正日子校园戒备森严,大礼堂的庆祝会按级别和知名度发票,有身份有地位才能进去。一般校友的活动前一天进行。第一位讲话的“杰出校友”却不是清华毕业生,但他是最高国家领导人,以他为中心。从那时起,返校节已经变味。到了百周年校庆,就完全变味,在人大会堂活动,完全是官方活动,不在校园,按级别讲话。清华是我的母校,我有很深的感情,但变成这样,我特别生气。那么,学生无论有多优秀,在这样的氛围下,他的价值观、世界观、是非观会如何?是非常值得忧虑的,所谓天下兴亡,指的就是这个精神取向,要往哪个方向走。

2003年清华文学院重建十周年的时候,我也讲过,一个大学的文科的目标是出大儒还是出大官?以什么为荣,哪个更重要?因为那次大会在我讲话之前,一位先生大讲了一通清华出了多少部长级以上干部,中央领导人等等。所以我说的“摧毁之”,首先指的是官本位。另外是崇富。清华培养高科技人才,可能出很多企业家和科学家,很多人因此致富,这是好事。但每个同学心里想的“成功人士”以什么为标准?如想到比尔·盖茨,是想到他的几百亿财富,还是想到他当时出于好奇心和探索的精神,创造出微软这样的新事物?乔布斯也是一个榜样,当想到榜样的时候,是想到结果发了大财,还是一无所有时的好奇心,对科学的探索,有所创造发明,这个价值取向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位大学教授(不是清华的)居然对学生说,到你四十岁的时候没有赚到四千万,不要来见我,而且还理直气壮,教育理念堕落到这个程度,幸亏从反响来看,还没有为多数老师所接受。

最近又发生了一件事,证实大学的精神是相当堕落的。北大、清华争高考状元,简直不可思议。我碰到好几位北大的教授,觉得很丢人。这与现在的评比制度应该是有关系的。就是要争学校有多少成绩优秀的学生,但学生又不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学校有本事,应该把差生培养成优秀学生,那才是教育的宗旨。抢现成的算什么本事?而且是顶级的大学,做这样丢脸的事情。更糟糕的是用奖学金引诱,等于学生要选择谁给钱多上哪边。学生还没进学校,就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诱惑,我有本事的话,人家拿钱买我。本来他的志愿是上什么系,学什么专业的,这个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哪个学校给的钱多上哪个学校。整个教育观念在顶级大学都扭曲到这个程度,我们的民族在精神上从来没这么堕落过。我们有过腐败的王朝,有糟糕的贪官,但在教育的领域还没有到过这样的程度。

在我说了“摧毁之”那句话之后,我想一定会有非常多人反对。结果出乎我意料的是很多人同意,并且有人告诉我,“摧毁之”到大学已经晚了,从中小学就开始了。中小学生在受学校教育的时候,就在被摧毁中,极端的例子是据说考上重点大学比例特别高的那个对学生进行“魔鬼训练”的中学,而且受到家长欢迎,当地政府引以为荣。还有别的学校也想效仿。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这与单一的升学率导向以及社会上的一些坏风气传到学校,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我认为假如再不改变方向的话,人种就会退化。一代不如一代,原来的学生变成老师,慢慢的,前人所坚持的教育理念就失去了。我说的是“将要退化”,但有教育界的人告诉我,其实已经退化了。所以这种状况非常令人忧虑。当然不是一切都已如此,没有亮点。我也遇到一些有理想的有志于教育的人士,而且都是正当盛年,执着于教育事业的理想,我想应该是有希望的。我想在座的一定多数有自己的想法,比我看到的要深刻。

自己做学生的经历

我就想到我自己从小受的教育。比如,我现在对一些是非有一些看法,我要讲真话,这个性格与底色,来源于哪里?

我也曾在1949年之后,经历各种思想改造和政治运动,有过迷失、狂热和迷信。只是在环境改变、迷雾散去后,自己可以有些思考的时候,还有一个精神家园可以回去。这个家园来自哪里?还是从中小学时塑造的。也就是涂上了人格的底色,是什么东西呢?是很平常的东西,是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和西学东渐以后的自由、民主、博爱融合的人格教育。

从前的学校,和一般有点文化的家庭,教育理念基本差不多。现在所谓“西化”和传统好像水火不容,其实我以前所受的教育,没感觉有什么冲突。例如不管是中国人、外国人,都认为做人应该诚实,不应该作弊。应该关心他人,不要太自私。我记得小学一年级第一堂课,唱一个歌,《礼记》《礼运》篇里的“大道之行也,天地为公……”那一段。后来在初中时念英文,朗诵美国《独立宣言》,也没感到跟我原来背的东西有冲突。从我家教开始,做人必须要诚实,我父母奉行“坦白从宽”原则,做错了事情,坦白就不会受到惩罚。后来在小学课本里读到美国华盛顿小时候砍樱桃树的事,在盛怒的父亲面前他坦白承认了,父亲没有惩罚他。说明中西道德标准都是一样的,哪一个民族说假话都不能算成美德。古今中外,基本做人道德是一样的。

中国的伦理道德有很多“君子不为也”——一个正直的人不能做的事情。这跟《圣经》里的“十诫”是重叠的。佛教也说“出家人不打诳语”。我觉得这类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应该是在小学完成。到小学毕业后,基本的做人道理有了一定熏陶了,自然分得清好坏。再进一步,现代的社会与古代有所不同。比如说自由、平等、博爱,平等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因为在封建社会是承认人生来就不平等的,等级森严。平等这个东西与启蒙有关,从启蒙运动开始承认天赋人权,就是人生而平等。这个平等的观念,从欧洲几百年来慢慢深入人心。以社会主义为口号的革命更强调平等,要消灭人剥削人的社会。可是到现在,我们国家的很多人还不认为自己与别人是平等的。

我看见过很多小孩对清洁工之类的劳动者非常不尊重。家长的教育是让孩子好好读书,为的是不做“下等人”。在职业上的不平等,中国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被看得起的职业越来越少。只有赚钱多的被人看得起。拜金主义在当前中国特别严重。孩子拼家长,家里是做什么的很重要。比如教师节给老师送点礼物表示感恩和尊重。现在送礼也变味。过去是小孩子亲自制作一样作品表心意,现在是需要有“含金量”。小孩子过生日也开始越来越奢侈。这跟我过去上学时的风气非常不一样。过去我上的学校达官贵人的子弟很多,他们在校外的生活也许很奢华,但是在学校不能特殊,老师也不管你家长是谁。谁也不敢在学校炫富,这是要遭耻笑的。

1949年以后,最开始的时候,干部子弟集中在一起了。像现在说的“二代”们都在几个特定的学校上学。我上学的时候没有这种特殊学校。当然学校的质量水平是有差别的,好学校为上层家庭之首选,但这种学校是分散的,没有规定什么人家的子弟都在哪一个学校上学。而且好学校入学门槛高,纨绔子弟考不上,照样进不去。等级观念和不平等的观念,我觉得方今反而比以前越来越厉害。而我们在意识形态上又特别讲平等,与现实反差很大,结果就特别虚伪。所以反对趋炎附势,就要确立人是“生而平等”的观念,要成为深入人心的价值观。从小就要培养。

还有一个跟现在风气有关的是暴力。过去比较少,最近在新闻上传得比较厉害,几个在美国上学的中国女孩残酷虐待同学,在他们心目中,认为不算事,但在美国是犯罪,要重判。在开始施虐的学生被拘留、要受到法律制裁的时候,家长首先想到的不是应该对受害的小孩子去道歉,或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赶快贿赂证人。就是现在为人父母的观念,认为什么事都是可以用钱摆平的。这对下一代当然产生深远影响。我看到一则消息,有一个小孩子把同学打残了,知道自己犯事了,给妈妈打电话,让她拿钱摆平,说将来赚钱还给你。一切围绕钱转,这样的人出了学校,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会做出什么样的事?

这种情况,不知道占多大比例,我没有做科学的社会调查,但是就我间接了解到的,似乎也不是个别现象。每个县城中最重点的学校,也许秩序正常一些,教育局重点管,升学率全靠它,集中优良师资。其它学校就“放羊”了。这个很可怕。这一代人成长起来会如何?这跟1949年以后,讲阶级斗争,对敌人要残酷地教育有很大关系。在很多国家,可以允许言论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批评领导人,但只要一使用暴力,一定是犯法的,这是界线。中国现在相反,只要是“阶级敌人”,给他贴上这么一个标签,你对他怎么残暴都是可以的。已经定位某一群休是“阶级敌人”,怎么对待都可以,像希特勒对犹太人一样。

很难想像,“文革”中那么多校长和老师,被天真活泼的学生给打死,这种恶性从哪来的?从一种观念,只要说他是“坏人”、是“敌人”,就可以用各种手段。就是人性里最残暴的东西,爆发出来。例如前几年在反日游行时,有人就会莫名其妙地把一个开着日制车的中国人打成重伤,这股气从哪来的?从民族大义吗?由于这件事后果太严重(脑损伤致残),影响太大,那个人受到了法律惩罚。但大多数以“爱国”为名的暴行是不受法律处罚的。

在一般舆论和形成的价值观里,好像暴力是被允许的。如两个司机打架,男司机把女司机打伤,结果大部分舆论好像在说女司机常常违反交通规则,要并车,使别人恼火,打人的司机反而给这些人出了气,反而是被打的在舆论压力下要道歉。不管她有没有违反交规,舆论的这个倾向很不正常。对于暴力,没有一种强烈的反感。这是几十年“斗争哲学”养成的。我觉得在我上学的时候没这种情况,很不一样。在学校里,小孩子打架是有的,女生动手的很少,男孩会有,但很少有故意用那么残酷的手段,而且打架一定违反校规,老师一定干预,要受到惩罚,老师还要进一步问清是非,主持公道。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如果将来的社会是这样弱肉强食,这个社会就没有公平正义可言。

所以现在在教育里,一是趋炎附势的拜金主义,二是崇尚暴力。至少我小时受的教育环境中这个比较少。

接下来讲德、智、体、群、美。

1):现在最集中的是要好好读书。确实知识爆炸,需要了解的东西比过去多得多。过去没有电脑、数字经济。我上中学时背化学元素表只有98个。总之,科技日新月异,需要灌输的知识很多。生而有涯,知而无涯。灌输知识是永远没完的。重要的是培养求知欲。

好奇心:我自己的经验,吸收的知识绝大多数不是课堂教科书,而是凭兴趣读的课外书。即使后来大学写论文或做学术研究,课题本身是自己选感兴趣的。首先要培养兴趣,听说有什么事情就特别想知道,然后找书、找资料,问人,一路像开花一样蔓延开去。知识面是从小到大,蔓延来的。

我小时有一种兴趣,看到有字就想看。比如包花生米的纸,摊开看上边有一个小故事,或者走到街上看到的对联等。不知不觉就吸引过来。我现在特别怕人问我,看哪本书对我影响最大。我真是讲不出来,就像问我吃什么东西长这么大的。就是五谷杂粮慢慢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科学是探索来的,不是先想好了,发明了这个东西就可以得诺贝尔奖,然后成名成家,得到一大笔资金等。像比尔·盖茨当时要搞电脑、创办微软的时候,就是从兴趣出发,不是想到将来可以赚大钱出发的。所以知识首先要有兴趣,然后锻炼吸收知识的能力。有的人特别用功,但真的学不进去,因为不是出于好奇心。一个好的老师就是要教给学生怎么样吸收知识。我的中学数学老师特别好,我就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能让学生开窍的老师是好老师,不是专背公式定理,而是启发你的思维。学校里要把学生的“碗”做大,有足够填知识的空间,暂时空一点没关系。这也是学校潜移默化的教育。

思辨能力:有一次,我在报上看到几个国家的高考和高中毕业会考的题目,很有意思。法国的题目是考思辨能力,如某某哲学家说过一句话,你是不是同意,同意理由是什么,不同意理由是什么,有什么代替的说法吗?只要言之成理就有分。美国的考题,是一种现实的情景,把人陷入两难境地,让考生提出最佳解决办法。这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韩国的就是知识,哪年哪月发生了什么,死记硬背。亚洲国家的教育方式有相似之处。从这里看到,训练思辨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自己爱琢磨。我看过一个美国发明家的故事,他从小老在想草为什么是绿的,想得头疼。后来他搞了很多发明,建立了一间很有名的光合研究所。

小孩子要有一定的思辨能力,还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我看过现在的一些学术文章,特别是为政策辩护的,缺少逻辑,很武断。我在燕京大学一年级时,上过张东荪的逻辑课,他不是常规地讲课,因为他常常要发挥,发表政见,但是这一门形式逻辑课对我非常重要,懂得看问题要严密推理。我认为在中学就可以教一些逻辑课,就是学会讲道理。

科学思维:现在在这个方面有所倒退。科技是发展了,某些方面也达到了世界水平。但很多人的科学思维倒退了。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一个母亲要立遗嘱,捐遗体。这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他儿子坚决不同意,说我怎么能这么不孝。这个节目的倾向性也不鲜明。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早就解决了:人死了后,是没有知觉的,是可以捐遗体和器官。现在开始规定死刑犯不能随便摘取器官,以后器官的来源减少。这在很多发达国家不是问题。这个观念,在民国时期至少在受过教育的人中间已经解决,只是在农村有一大块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传统观念很重。现在反而城市里的人越来越迷信。

我们在解放后宣传火葬,已经被多数人接受了,现在又回来。占地造墓,好多地方已经开始宣传“二十四孝”了。我不是主张不要孝道,但这种糟粕正在沉渣泛起。所以我觉得在智育方面要讲真正的科学的道理,不只是技术,而是科学的思维。现在莫名其妙的迷信特别多。社会、老师和学校应该注意到这些事情。

2):主要是培养公德。

学校有什么好处呢?学生最相信的还是老师。比父母的话管用,学校是个群体,大家都不这样做,自己也不这样做。老师说应该把垃圾丢到垃圾筒,学生就会记住。我亲眼在路边见到有父母不让孩子扔到垃圾筒,说垃圾桶太脏不要碰,小孩子说,老师说应该扔垃圾桶,还是跑过去扔了。说明老师的话是管用的。老师和家长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但有些家长的家教是要不得的。而且我知道有一些老师很纠结,他想教小孩子一些现代化的东西,可是家长的思想很落后。但相反的情况也很普遍,老师非常强势,只考虑自己的业绩,不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钱理群先生辞去大学职位后,想去中学教书,失败了。他去南京的一家中学,按照他的理念去教书,但被家长给抵制掉了。因为他们认为这妨碍小孩子的升学竞争力,他很伤心。家长不见得都是明智的。一个好的学校和好的老师非常重要,对于学生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确实现在有很多学校老师是受贿的,要给老师送礼。我家的保姆是农村来北京打工二十年,全部心血培养她的儿子,最后总算考上了大学。要有希望上大学就必须上县城最好的高中,一般的普通中学几乎没有希望,为此又必须上好的小学,就近没有,还得依靠亲戚,送到别处上小学。这个过程除了付双倍学费外,每一步都要送很多礼。据说上了重点中学以后,一个班人数太多,坐在后排不容易专心,大家争着把孩子放到前6排,为了得到一个好座位,也要送礼。总之,为此不知花了多少本不属于教育的钱。越是处于弱势,教育资源少,花钱越多。她还算是幸运的,为儿子教育很执着,终于如愿以偿了。而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就得不到这样的机会。德、智教育都谈不上。

教育普及,形式上都上学,但不见得普及了文化。民国时期文盲多,教育不普及,但是,凡是办学的,大多好好办,也有成效。是一些有志于教育的人士办学,招来的老师一般比较合格。那时教育不普及是现实,很多小孩上不了学。现在教育普及了,但吸收到的文化含量有限,人格的塑造是很欠缺的。观念和知识面非常狭窄。我见过一个考上理工科大学的学生,历史知识几乎为0。我问你们中学不学历史吗,他说老师说跟考试无关的东西不要学习。近代史课就是背不平等条约,至于条约来龙去脉全部不知道,出了学校全都忘了。但可以工作,搞软件等等。全面的熏陶到大学再补课就晚了,应该从初中就开始人格养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知识和人格的养成很重要。

3):我的体育很糟糕,打球哪队有我,哪一队就输。但是我的中学和大学都很重视体育。在清华有个体育老师叫马约翰,教我们体育。他强调体育不是竞技,最重要的是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不知道现在学校对体育的要求如何,因为一到应试教育,很多都免了。有的学校以体育为“特长生”,那是为学校体育比赛和升学服务的。我们重视金牌和升学率,但对日常的体格锻炼、体育的普及,重视少。

4):跟各种各样人打交道的能力、是否合群。不要变得很孤僻。过去科举时代,一般小孩都在家里上私塾。有了新式学堂后,大家在一块上课,这很重要。现在有一些家长不满意学校的教育,发展一种“家庭学校”(Home school),可能各科都请好老师,水平比较高。但我认为不能代替学校。在学校里培养群体观念,很重要。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大家都是对手。一排名次,一定要把旁人压下去。从小形成敌对的关系,关系很紧张。从前学校也有名次,但不那么紧张,不是唯一的标准。同学关系很好,一起学习一起玩,有话跟同学讲。我有一些中学同学是我终身的朋友,关系很纯洁。一个人在学校里建立的友谊应该是最纯洁的,没有利害关系。

现在的竞争把利害关系和家庭背景带到了学校。所以穷孩子就有自卑感。我过去上的学校有不少富家子弟,也有贫寒子弟。但在学校交朋友不会有这个考虑,大家是情投意合的,那时的学生之间没有互相请客的风气。我想在学校里培养互助的精神和纯洁的关系很重要。过去我们的班长是自己选的,不是指定,她是没有特权的,主要要有服务精神。我中学有一个同学经常当选班长,她功课也不错,但不是年年考第一那种。最重要的是人特别好,爱帮助人,大家就喜欢她。跟老师一点关系没有。

老同学聚会,过了多少年,不管各人的地位怎么样,工作怎么样,同学聚会就是忘掉一切,回忆过去美好时光。现在中年人的同学聚会也变味了,有人自以为“混得不好”,就不愿意参加同学会,好像低人一等。这些东西,跟全社会的缺乏平等的精神、趋炎附势、嫌贫爱富是有关系的。所以学校里就应该讲究合群,培养健康的、平等的人际关系。

别看美国很讲个人主义、个人奋斗,但同时也很重视团队精神。考核学生中,团队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还有一个是志愿工作做了多少,就是服务精神,真的无偿的义务工作养成的一种为社会服务的风气。我觉得这是我们的学校比较欠缺的。

现在学校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团队”,实际是帮派,出现所谓的“大哥”,暴力也就产生了。这绝不是健康的团队精神。

5):提到美育,可能会想到美术,音乐。听说有些学校这些课程都取消了,因为如果不考艺术院校,高考没有这一项。为了保升学率,就取消这些课程,另外师资也不够。大城市的重点学校与二、三线城市以及小县城的学校,这方面区别很大。这样一来,人的培养当然是不完整的。美育不一定是从音乐或画画而来的,其中还有审美的熏陶。这可以贯穿到所有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语文课的文学欣赏。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糟粕,不适宜于今天,但是最优秀的传统是审美,中国的文学、艺术有很精致的审美,达到很高的境界。养成教育,雅俗的区别、琴棋书画等,这些都是无形中养成的。课堂上的文学课,课外各种欣赏,歌咏、舞蹈等团体活动,其它的一些培养情趣方面的东西,女生学刺绣,男生学木工雕刻之类,都是培养审美兴趣,同时也是一种劳作。老师有指导,各人发挥自己的审美情趣。这是潜移默化的。审美的情趣提高后,暴力、戾气就会排出去。

“文革”中形成了痞子文化。举止言行越痞、越粗鲁,越神气,趣味越来越低。

关于审美,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个人口味不一样,但是青少年时见过真正美的东西,就好像曾经沧海难为水,再看痞文化、低俗的东西就本能地抵触。普及美育可以提高全面的精神境界。蔡元培说外国人是宗教,中国人没有统一的宗教,所以用美育,等于是一种信仰,一种熏陶。

现在有一种说法,女孩子要“富养”。这是反其道而行之。让女孩习惯于物质享受,不用艰苦奋斗,嫁一个有钱人,会享受生活,熟悉名牌等等。这是一种奇怪的旨趣。过去欧洲和中国的中上层家庭,是怎么培养“淑女”的呢?是给他们各种美育教育,首先是举止谈吐,再学一点音乐、美术等等,是一种教养。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有很多有名的女作家,因为不能出去工作,就在家里写作。中国过去也一样,说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实际上很多女孩子也很有才。很多书香门第的女孩琴棋书画都学,她们不能出去工作,就在家写诗、写文学作品,或画画。即使读书不多,也知书达理。

许多大学者、大才子受母教的影响很大,是一种无形的品味的熏陶。所以美育的教育是一种无声的培养,美育与德育一起,培养人的人格。有了这些品味以后,就很难做坏事,因为跟你的审美观念相悖。比如说,老人倒地,人家扶,他反而讹诈人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我相信他一定没受过美育教育,当然首先他的德育更不行。

有一位已故长者说过一句话:现在的教育是倒过来的,小孩子时教他“爱祖国,心怀天下”,宏大叙事;等长大了才开始学习基本礼貌,说谢谢,对不起。特别在“文革”之后社会充满暴戾之气。“文革”刚结束时,店里贴着服务员守则,要说谢谢、对不起,不打骂顾客等。所谓美育跟人的礼貌和行为规范是合在一起的。人的品味和德行应该是合二为一的。过去的所谓的书香门第,是传承下来的,待人接物自然有一定的礼数,不管你多不喜欢这个人,不能口出恶言。所以做人的底线和规范,和跟他的行为,德育和美育是相融合的。

我发现在座有很多女老师,不只是半边天,这是很好的现象。我觉得现在妇女观大大地倒退了,甚至于倒退到100年以前。连我母亲那辈人都已经否定的,现在又回潮,包括主流媒体宣传的价值观念很让我吃惊。

我小时候女学生最崇拜的人是居里夫人。在中学高三时,有几个同学年龄比较大,个别的同学家长让她结婚,我记得跟同学去她家,她丈夫家里很有钱,我们绝对不羡慕,而是觉得她真可怜。那时候的女学生,一般不羡慕老大嫁做商人妇。然而现在却流行什么“学得好、做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些观念是最近几十年的大倒退。我特别强烈感觉到在城市受过教育的人群中妇女观倒退了一百年。

我不知道现在女学生在追求什么。心里想什么,将来做什么,这个跟自己的前途非常相关。妇联一直有个口号:“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这些观念在中小学就应该培养的。有了这种观念,到了大学以后,对于腐败和各种诱惑就有抵制的力量。现在整个社会的诱惑力非常强,互联网也泥沙俱下,希望老师们能够在教学中贯穿自立、自强、平等的精神。男女的权利应该一样,责任也是一样的,真正的平等是在职业上的平等,尊重各种各样的劳动。男女、贫富,在人格上平等。还有官民平等。方今官民不平等最严重,造成对权势的畸形畏惧和崇拜。

从小培养孩子人人平等的观念,然后理直气壮地说真话。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说错了没关系。不要作文里都说假话,按“应该”的编。按“口径”说话是外交官的事情,有一句谚语:“一个诚实的外交官为了国家的利益对外说假话”,那是允许的,但不能让所有人都是外交官。而且外交官不办外交时也应该像普通人一样说真话。现在我们所培养的是应该怎么说,而不是我想怎么说。有人做了一个调查,据说假如中日开战的话,日本愿意上战场的是30%,中国是70%。

首先这个调查本身我就非常反对,根本不能想象中日开战。但是这个调查结果,我高度怀疑这70%的真实性,我不是不相信调查者,而是不相信有这么多人愿意上战场。但是在被问到时,说话的人一定认为应该表示愿意,中国人习惯于说“应该说”的话,实际上言不由衷,很多人可以表态,但是一旦有事,不但不会愿意上战场,让他牺牲一点小小的利益可能都不愿意。

基本的品德的培养,基本的善恶是非美丑,精神面貌的审美,全世界应该是一样的。除了一些具体的审美,例如有人认为皮肤黑好看,有人认为白好。这是另一回事。

德、智、体、美、群,这些都应该在中小学培养,而且应该在初中以前打基础。

现在有个极端是重学历。其实真正的学识和能力不一定与学历成正比。例如已故大出版家范用先生,他小学学历,但出版眼光很高,读书很多,知识渊博。“文革”时,他竟然从垃圾筒里拣出非常珍贵的莎士比亚画册版本,一张一张整理出来,予以出版。这是怎样的眼光和对职业的热爱!他后面的两位接班人,也是没有上过正规大学的,但都非常好学,有出版家的眼光,出了许多好书。这说明做文化出版行业,能够博览群书,但不一定有高学历。所以初中以前培养的文化口味、读书习惯和兴趣是很重要的。

总的说起来,教育就是使人脱离野蛮到文明状态,这样的教育普及了,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就提高。有些人学历很高,但行为野蛮,品味低俗,这是基础教育的失败,其结果是高等教育大普及,而全社会文明程度退化。我开头借用顾炎武的“天下兴亡”的责任,就是指这个“以什么精神育人”的责任。

转自:石国鹏读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