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研究

爱语文 学语文 教语文

2018-07-06  本文已影响45人  鹿鸣阁主

语文教学首先应从教师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开始。霍姆兹曾经说过:“我们处于什么方向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正向什么方向移动。”对教材正确的认识,可以让教学设计更符合课标的要求;对教材正确的认识,可以让教师迅速的抓住教学重点;对教材正确的认识,可以让学生更轻松的提升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学的开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敬畏汉字,语文内核

语文,不单单是一门学科,其内涵十分丰富。语文传播的是祖国统一的语言文字,而统一的语言文字,历来就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纽带。邓实曾说过:“国有一国之语言文字,其语文亡者,则其国亡;其语文存者,则其国存。”杨绛也说:“我十分爱我们的文字,几千年中国的统一靠的就是汉字。”语文文字不仅是交流的媒介,更是承载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的组带。所以我们教师在教授语文时,首先自己要做到敬畏汉字,重视字词教学,教学语言严谨,用准确的语言传达自己的意思。在课堂上,生活中,能做到读正确音,写规范字,说恰当话。再把这种对汉字的敬畏态度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懂得精妙的汉字之美,燃起热爱文化之心,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育寻根,潜移化

我国的语言文字积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语文教学还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人有了根,就有了归宿,就不会像飞蓬一样四处飘泊。教育有了根,我们在教学前行的路上就有了方向。语文教育自然也要寻根溯源,那语文之“根”是什么呢?其实语文之“根”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在初中教材中的也就是文言文与古诗词。文言文与古诗词与现在的白话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理解。那如何让学生快速理解文本的意思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诵读。诵读是学习文言文与古诗词最基本本、最重要的手段,我们要做到诵读为主,诵读为先。

例如我在教授《马说》一文时,主要环节就是“读”,多角度多层次的读。初读,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朗读,能达到读准字音、声音洪亮、阅读流畅、读出节奏的要求。接着就是单个学生展示读,透过几个学生的展示,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再范读,可以是老师范读,也可以是录音范读,让学生明白区别所在。再让学生回过头来自己读,反复领悟读的要点,让学生通过读对文本形成初步的认识。同时“读”并非是孤立的环节,应该贯穿全文始末。学生通过翻译了解了文本内容时,可以借助“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形成整体认识。在深度解读文本时,也可以借助“读”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情感。如《马说》每段结尾的“也”字句所蕴含的情感是不同的,让学生细细揣摩,通过读,利用语音、语速、语调、停顿等朗读技巧,准确的表达出作者蕴含其中的惋惜、愤怒及嘲讽之情,达到到以读触悟,以情促读的效果。最后,利用课堂朗读让学生当堂成诵。通过“读”、“背”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丰富学生积累,深扎语文之“根”。

三、读书为要,培养兴趣

读书是一件修身养性的事,阅读首先就是“养性”,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慢慢沉浸到书本中去,感受读书之美,养成好读书的习惯。万事开头难,阅读对学生而言最难的就是下定决心开始一本书的阅读,那那就需要我们想办法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推荐《简爱》一书时,我就抓住简爱一生中的几个重要节点,巧妙进行切割,让学生对人物物展开线性的认识。

片段一:简爱,在寄居的男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瘦小的她敢于和表哥扭打,并怒斥他:“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一一你像罗马皇帝。”他还敢于指责冷酷护短的舅妈:“你以为你是好人,可是你坏,你狠心。”通过简爱的童年生活的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她的反抗性格和捍卫独立人格的精神起点。

片段二:当简爱发觉她深深地爱上了主人后,当罗切斯特为了试探她而假意要娶某贵族小姐时,她愤怒地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贱,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就如我们站在上帝眼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通过这个片段,让学生了解简爱发自内心的为精神平等观念的辩护。

片段三:当婚礼在教堂悄然进行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切斯特先生15年前已经结婚。他的妻子原来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疯女人。得知罗彻斯特还有疯了的合法妻子,她拒绝了他的爱,她不愿作人情妇,简离开了罗切斯特。她要的还是一份真正意义的完整爱情。不久,简得知叔父去世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同时还发现圣・约翰是她的表兄,简决定将财产平分。当圣约翰向她提出求婚,要她作为他的助手一起去印度传教时,简爱虽然认为'他是个好人’,但还是拒绝了他的求婚。并决定再看看罗切斯特。她回到桑菲尔德庄园,那座宅子已成废墟,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失去一只胳膊,一只眼睛)。简找到他并大受震动,最终和他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通过这个片段,让学生感受简爱的感情炽烈,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

通过这些片段的剪切,使简爱这一人物从书中走出来,立体的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学生燃起对简爱的好奇心,并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阅读。

四、方法助推,关注文本

不同的文本,不同的课文,阅读方法应当有所区别。老师要交会学生面对不同的书,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说明一类文本是存在共性和规律的。于漪也说过:“教材不仅是个例子。”这说明文本具有特有的文化价值。所以每上一篇课文前,我都会发起自问:这篇课文我要教学生什么内容?为什么教这个内容?我应该怎样教这个内容?为什么这样教?在实际的教课过程中,我会多关注文本的功能,并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类文本的方法。

例如在教授《孔乙己》一文时,我就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并抓住小说的关键性问题进行解读。如:孔乙己的两次出场有什么区别,从这区别中你想到了什么?孔乙己的出场基本上都伴随这“笑”,在笑声的背后,你听出了什么?透过方法的讲授,关键信息的攫取,教会学生读这一类的文本。

语文既是对文本的感性解读,也是对方法的理性取舍,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多用感性的语文之眼,去反思,探求好的教学之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