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教育,只要用心

致家长朋友们的一封信|原创

2016-12-15  本文已影响27人  王栎涵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时光飞逝,转眼间,这学期已过去四分之一,在这第六周的星期四,我们班进行了第二单元语文测试。

     本次考试成绩揭晓,很不理想,令人堪忧。平均分89.22,90分以上的 个,80分以上的   个,70分以上的  个,低差(19分)1个。冰冷的数字留给了家长和老师不少思索与忧虑。每次检测后都要家长们陪同孩子们写试卷分析。在此,我也想根据同学们平日在校学习以及此次考试卷面反映情况,和家长们推心置腹地聊一聊,分析分析,以求修正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进步。

      第一,开校至今,放假时间不少,中秋节3天,国庆节7天,孩子们心思有点涣散,学习积极性不高,精神状态不好。平日里上课发呆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不少,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

      这段时间,学生们的贪玩心重,学习热情不高,做事较为敷衍。从作业上可以看出,书写潦草,只图快图做完了事,不注意作业质量,随时一心想着盼着飞奔出教室去玩,特别是班里开朗活泼的男生,只要有课间休息的时候,就会飞似的出去玩,经常是弄得满头大汗回教室,这时的他们就算是上课,也哪会静心倾听老师讲课的内容。就包括这次考试,不少同学的书写情况与完成情况也可见做题的当时根本没有静心思考!许多简单明了的数自然段、数句子、连线的题目都被扣了分。

      另外,由于作息时间调整,早读取消了,8点整直接进入第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匆匆忙忙七点五十到校,没有心理准备,思想还未缓冲过来。第一节课上课不够投入,而一般第一节课又是语文正课,课上孩子们还似乎处于迷迷糊糊的状态中,所以,请各位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督促孩子们抖擞精神,上课用心,积极有效地抓好课堂上的40分钟吸收知识。

      第二,这学期,为了贯彻中央教育部的减负规定,也是体谅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语文作业布置得较少,一般就是朗读、背诵口头性的作业或是抄写、听写、默写的识记性的作业。但是,这样一来,不少家长……,人都有惰性或者不同程度的拖拉病,也有部分家长“陪同”孩子忽略了朗读、背诵、预习,流于形式,只是走走过场的读一下,背一下,不管是否结结巴巴,不管是否吞吞吐吐,简单地圈一下生字,就视为作业的完成。这样一来,在家扎实基本功的,补充课外知识的同学越来越好,在家只做一点基本的作业的不进则退。事情常常是由量变到质变,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好习惯形成好性格,坏习惯形成坏性格。

      有一道数学题,90%X90%90%X90%X90%=?结果是59%。做事的结果是由一个个细微的环节串联而成的,每一个环节都以上一个环节为基础。“很不错”的90分最终的结果可能是59分。我们会看到做事会因为一次次的“马虎”“打折”“差不多”,造成最终结果的不容易。我们学习的差别就是这样分出来的。你的孩子的成绩可能就是五次过后的59分,别的孩子的成绩就是100。再看110%X110%X110%X110%X110%=?结果是161%。一天一小步,一月就是一大步,一期就是一个大比较。希望家长朋友们为你的孩子抓好4:30-7:00这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做好语文数学的辅导。如果你的孩子基本功不够扎实,请你根据他(她)个人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光是抄抄写写不免枯燥,也可适当个人购买练习在家选做,变换一下练习形式。

       第三,语文学习再谈大声朗读、课外阅读、每周写话。

      其一,落实平时的基础,听写默写必须过关,适量练习,而最重要的是朗读。课文在家的预习与复习,生字要拼拼读读,做到大声朗读(不然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在用心看书),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这才说明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并尽量做到熟读成诵。要求背诵的课文绝不含糊,一定要背!

      其二,无论什么水平的孩子,都要尽量增加阅读量。不能因为觉得我的孩子成绩差,字都不认识几个,读什么课外书呀!就此放弃阅读。这样的孩子更需要课外阅读,只是选择读什么课外书的问题,他们更需要的是增加对语言文字浓厚的兴趣。只有他们把文字越看越熟,熟到就像他们的朋友了,他们的学习才会越来越好。你看,班里的语文常胜将军:潘馨悦、林依璇、杨育涵、董杨阳、张玉林、黄希玥、龚漳、方益婷、阳鑫、黄哲、付崇洋……等等,他们都是爱书的孩子,他们课外阅读量大,已经可以自己读故事书,甚至不用借助拼音地读,并且他们每一次的日记写得清楚明白,佳句不断,都能写到100-200字了。这样的孩子,他们的语文成绩怎么会不好呢!请督促你的孩子每天大声朗读20分钟,睡前默读半小时课外书吧!这样坚持30天,效果应该是明显的,也请您陪同你的孩子完成课外阅读任务,有您的坚持陪同,才会有他良好习惯的培养。读书不仅提高学习成绩,也是教会孩子们怎么做人!

      说了这么多,家长们可能有些烦了。总之,只希望,在各位家长和我们老师的用心沟通、共同努力下,促进孩子们有更大的进步与成长!不在于一次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而在于孩子们的持续性发展,重要的是孩子们是否培养了良好习惯,是否真正的有进步,是否真的优秀!

       祝:

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您孩子的班主任老师:

                                                                                                                    2016-10-10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