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得好”和“有人看”真的毫无关联吗?
在我认识的同龄人中,有一位姐姐是博士。她是我的交往圈子中学历最高的人。
我曾经问过她:姐,你觉得那些阅读量特别高的作者们写的文章一定是好的吗?
她告诉我:现在,你写的文章受不受欢迎、能不能有很多人看,和你写得好不好没有关系。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时,我没有反驳她。我觉得,她的话可能有一定的道理,却也让我感到有些不对劲。
因为,这种话,无法完全说服我。哪怕说这种话的人是博士,或者是大富豪,甚至是国家领导人。
对于一篇文章,如果不以质量为标准,那应该以什么为标准呢?
现在,你如果到网站上去问“什么样的文章有人看”,我敢估计,一千个回答者至少能给出八百个答案。
这其实很正常。道理也很简单。
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几乎没有哪两个人的爱好、品味和价值观是完全重叠、完全相符的。你喜欢看八卦新闻,别人可能就喜欢看体育新闻,或者是军事报道。即使喜欢看八卦新闻的人再多,也总有人喜欢别的东西。
不同领域的文章,有不同的受众群体。
即便有些人只关心某一种或者某一种题材的文章或者新闻资讯,也不代表其他领域的内容就不存在,或者不重要。
而且,写文章的侧重点和表达方式,同样是因不同领域而异的。
这不仅是因为内容的不同,更因为不同受众群体所能够接受和欣赏的表达方式不同。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各种标题中夹带“是中国人就转”、“不转不是中国人”的那些耸人听闻的东西。
只有通过各种激烈的言辞、各种夸大其词,加上打鸡血式的强行鼓舞,才能让最喜欢这一类东西的人心甘情愿地相信那些作者自己都未必相信的话。
潺潺流水般的叙事方式,能放在这种能不能称之为“文章”都难说的东西里面吗?
可是,仅仅因为那种东西的存在,我们就能断言,没有人喜欢正常的文章吗?
不同群体之间的喜好差别和对事物的认知差别是什么?
就是当两个人同时读到“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努力”这句话时,其中一个人的反应是“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另一个人的反应则是“你还努力个屁”。
对于这两种不同的人,自然不能说相同的话,也不能用相同的方式说话。
对于前一种人,应该用心地教他们努力的方式和方法,并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来尽可能地指出一条可行的路。
对于后一种人,则应该变着花样地哄他们开心,包括但不限于变着花样地重复“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凡可贵”之类的话,以及变着花样地骂“黑暗的社会”、“可恶的有钱人”。
这还只是最简单的一种分类方法。
现实中,划分不同读者群体的方法有千千万万种。
某一种人觉得某一篇文章好,另一种人很可能就对那篇文章毫无感觉。
谁也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想通这个道理之后,我才明白,我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找到自己的那个受众群体,并抓紧他们。
事实上,每一个写作者都应该这么做。
然而,想要找到自己的受众群体,却不去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可能吗?
坏人和蠢人,不是同一种人。
高智商的诈骗犯和只会上街打群架的小混混,哪一个能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即便是去割韭菜,不把镰刀磨得更锋利一些,能割到足够多的韭菜吗?
做什么事,想要做到极致,都绝不是容易的,更不是完全依靠天分就可以做到的。
有人说,写作就是完全依赖天赋的。我只想说,这样的人多半从不写作,甚至从不读书、从不读文章。
这个世界上有一生下来自动就能认字、就会读文章、就会写文章的人吗?如果有,这样的人早就该被无数新闻媒体报道无数遍。
编故事的人,需要努力地把故事讲得活灵活现,努力让更多的人愿意去听。
讲道理的人,需要努力地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争取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
哪怕是吹牛皮的人,也得学会如何避免各种一眼就能够看穿的常识性错误,否则,刚吹出来的牛皮立马就会被戳破。
这些事,有哪一件是完全不需要练习、甚至不需要学习的?
所有写出流传广泛的大热门文章的作者,如果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对自己的目标读者群体的了解,他们怎么可能得到大量的人来追捧?
抓住读者的爱好和心理活动,是一门学问,不是随便找一个人就能够做到的。
我的目的,只是找到我的受众群体,并尽力提供给他们更好的作品。
我只知道,无论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怀才不遇这一说,如果你自己没有才,有再多的人遇见你,也没有用。
真正的写作者,应该先考虑“写得好”的问题,再考虑“有人看”的问题。
打磨自己,永远比浪费大量时间思考这两个问题是否有关更重要,也更紧迫。
20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