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比特训练营这才是习惯真正的样子

为什么要事优先?

2016-08-07  本文已影响1568人  北方荣荣

要事优先——最想养成的习惯

从很早之前,我知道是要事优先没做到的原因,进而反复的犯同样的错误,而自己竟然不闻不问,也没有认真对待,没有想过解决方案,而现在看来,解决方案是先养成要事优先。就像养成早起的习惯,早上怎么也起不来,发现原因是睡的太晚了,解决方案是先养成早睡的习惯。突然发现道理是相通的。

《成功的普遍共性》提到,成功的决定因素并非辛勤的工作、不凡的运气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虽然这些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都比不上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要事第一。成功者能为失败者所不能为,纵使并非心甘情愿,但为了理想和目标,仍可以凭毅力克服心理障碍。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简称《高》)

要事第一,先做重要的事情。自我管理的实质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的四象限原理老早前就听说过,也用过一段时间,但实际做事时总是没办法做到安排时间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或者常做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反而让一些重要不紧急的变成了重要紧急的事,令自己要花费额外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血淋淋的例子

比如验车和交保险,明知道逃不过,却迟迟不愿意主动办理。去年是朋友帮忙买的保险,我一没挑,二没研究哪家好,买什么样的保险。今年要自己买了,而自己却不愿意去研究。验车明知道7月份到期,也没抓紧7月份办完,直到8月份了,才知道还要罚款和扣分。而自己不清楚在哪里验车,怎么办理,也懒得上网查,也不愿意示弱、表现的傻瓜似的去问人,结果最终成为了一名傻瓜。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事第一的开始问了两个问题,我试着回答了一下,才发现这些都属于重要的事情,有紧急,也有不紧急的,但他们都是会让自己的个人生活和事业工作得到全面的改观,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

要事第一,不仅仅是自己愿意关注的才是要事。要事第一,是一种自我管理的思维方式,以重要不紧急的事务为中心的思维定式,重要的是做事的轻重缓急、先后顺序,对全局的安排和掌控,心情的淡定和有条不紊,自制力。

对应的表层习惯

还有更高的标准吗?

设定的标准决定自己的价值成就。我原来的标准真的是太低了,以为每天记录几句话就可以了,看了老师的快速复盘,原因分析和收获,才知道真正的高标准是什么。未来的我,凡事思考一下,还有更高的标准吗?它是什么样的?

自己写了几个要事优先对应的表层习惯,不够满意。错过了答疑时间,私信老大没有回应。想的再问下小组伙伴吧,后来看了《高》中要事第一和以终为始两章节,发现表层习惯可以是什么了,也练习了一下积极主动。

学着和训练过程交流,让每一天的训练都变成财富

看了老大的习惯养成的实践记录,一个早起未达标,写了有上千字的快速复盘,包含亮点、不足(与标准相比,没达到是不足,嵌套了PKS模型,原因是什么,解决方案是什么)、情绪、收获等。对比之下,我的记录,草草的几句话,后15天都没有一个字的记录,有记录也只是陈述,没有挖掘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学着和训练过程交流,交流是有问有答。

自己:怀着×××心情进行元习惯的强化积累,产生了结果。
结果:你对我满意吗?
自己:(不)满意。
结果:满意在哪里,有什么亮点呀?有什么方案可以让我变得更好吗?
自己:×××
结果:不满意在哪里,有什么原因呢?
自己:×××
结果:有什么解决方案可以让我成为你想要的样子呢?

这么一交流,放佛训练过程不再是机械、刻板的,而是有人性、有人情味的一件事。学着和训练过程交流,让每一天的训练都变成财富,把经验转换为价值留下来。

失败是一份包装不同的礼物

过往是包袱还是财富,由我自己决定。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唯一的原因就是,我们会因此变得更好。过去所有的失败的习惯养成,甚至一些很傻的、错误的行为,比如验车这件重要紧急事情的发生,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让我知道要事第一的真正意义。否则,很可能还只停留在字面意思。

不满意自己做事的方式,抓不住重点,或者说不愿意抓住重点,逃避重点,专挑轻松的做。那就去修正,不逃避,直面问题,去承担自己要负的责任,从要事优先的元习惯开始,慢慢把生活修正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最后真挚地感谢@易仁永澄@幸福进化俱乐部 在海比特高阶的教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