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多个角度看问题
——《卖油翁》教后记
【教学反思】多个角度看问题《卖油翁》,欧阳修的一篇笔记体小说。故事内容不复杂,但文章内涵却值得细细品读。
本篇文章,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着重解决重点字词,疏通文意。第二课时,重点品读人物,解析文章内涵。
第一课时的字词疏通,依然以学生自学,群学交流为主。四人一组,结合注释进行疏通。然后质疑,展示。学生估计是因为月考成绩不好的原因,讨论交流时,很是认真。小组长,组织也是井然有序。给了学生十分钟左右,他们很快表示已经疏通完毕。
在质疑环节,学生主要集中在“而,之”这两个虚词用法。进行了引导后,就以检测的方式让他们进行了展示。学习中上的孩子,大部分都在课堂表现积极。但,学习能力较差的孩子,在课堂上依然是“淡定从容。”本次月考,低分人数增多。然而,却毫无办法。昨天和几个成绩滞后的学生谈了谈,今天就听说湖南还是哪里有孩子跳楼。所以,还是只敢看着干着急,没办法。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抓住语言动作分析人物。采用分角色朗读和复述的方式,让学生结合几个动词对人物进行了分析。紧接着,就是引导学生从文中悟道理。
从人物描写中,学生很快得出,陈尧咨骄傲,卖油翁谦虚。可是,这篇文章人物的理解如果仅仅是这样,我认为太过浅显。为了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结合课后习题,我又设置了几个问题“卖油翁的‘睨之,微颔之’中还有没有别的含义?”“陈康肃的‘笑’又该怎样理解?”学生在这几个问题的激发下,展开激烈的讨论。展示时“卖油翁自信,自大,骄傲,显摆……陈康肃豪爽,直来直去,豁达……”虽然有些看法很是稚嫩,但总是在思考。有不少同学展示,但总体来说,孩子的思维还是不够灵活,课堂上依然不自觉会受到资料书的影响。
最后,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涵时,学生的思维依然不够灵活深刻。学生的理解总是围着“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展开。几经引导,学生总算有“人应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正是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实力才是骄傲的资本”等看法。对学习的“质疑”进行了教育,希望今后在语文课堂能看到更加活跃的思维。
个人感觉,语文课,必须从文本中来,又从文本中走出,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教学反思】多个角度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