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界的黑暗森林
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三体》系列的第二部中接触到“黑暗森林”这个名词。
理解“黑暗森林”这个词的通俗定义本身是不难的。至少,它比整部作品中涉及到的大多数科学概念都好懂。
如果把整个宇宙比作一片笼罩在黑暗中的森林,生存在宇宙中的各个文明便是分布在黑暗森林中各个角落的不同生命体。许多生命体都希望能够寻找到其他的生命体,点起火把,照亮自己,也照亮自己前方的路。但是,大多数生命体也担心自己发现的或者发现自己的强大生命体会把自己变成猎物,所以会在寻找和探索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隐藏自己。
时至今日,已经有很多科学界人士在认真地探讨“黑暗森林”这一理论,并对它做出比我详细并深刻得多的解释。有的人已经把它作为地球文明在未来走向全宇宙的重要参考准则。
但是,现在的我能够感觉到,自己要走的那一条路的前方,也是一大片不能直接看到、只能感知到的“黑暗森林”。
文坛,或者说是文学界,同样可以被视为一个宇宙。
尽管这个宇宙在多数人眼中死气沉沉,在一部分人眼中毫无意义,甚至在另一部分人眼中即将毁灭。
总有人说:现在的作者,比读者都多。只要是个会写字的人,都能当作者。
这是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大众化、平民化,是降低甚至拆除自主发言的门槛之后所带来的必然后果。
无论是文学创作社区,还是专门的小说连载网站,对用户的门槛限制,几乎是零。
只要你会说话,只要你能写字,甚至只会打字,都能够注册一个账号,成为一名用户,或者说是作者。
如果从广义上去解释“作者”这个词,每一个在网络上发言的人,都可以称作是作者。作者的作品,便是作者的所有公开言论,无论是文章,还是简单的话语。
即便只从狭义上解释“作者”这个词,在任何一个发表文学作品的网站上,都是几乎无人问津的草根作者占大多数。这绝不是单独某一个平台特有的现象。
包括现在的我在内,所有尚未成名、尚未在写作这一方面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作者们,都是躲藏在黑暗森林内的生命体。
除少数人之外,几乎每一位作者都希望找到真心欣赏自己的读者,也希望遇到真心认可自己的同道中人。每个人脚下的路都不完全相同,寻找读者、寻找出路的方式和过程也都不完全相同。
可是,仅仅是这个过程,多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总有人说:没有什么人会去看无名作者写的东西。
可是,总是得不到关注的作者,又怎么能够变得有名呢?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悖论,也像是一个死循环。
而且,我相信,在创作的过程中,肯定有很多作者都和我有同一种感觉:
很多作者和很多读者,像是根本不活在同一个世界,而是活在不同的平行世界。很多作者与作者之间,同样是如此。很多人的世界,像是被看不见的墙牢牢地困住,怎么也打不破那一道无形的束缚。更多的人则压根不想去打破它。
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刻意地隐藏自己,多数人却总是找不到同类、找不到自己的目标、找不到欣赏自己的人。
这一点,算是我前方的路和《三体》中的“黑暗森林”唯一的不同点。
因为,有很多人想要隐藏的,根本不是自己,而是别人,甚至是其他所有人。
很多人都曾经问过:为什么很多作者都不愿意去读其他作者的作品,至少是很少去读?
有人说:很多作者都只觉得自己的作品好,眼高于顶,看不上其他人的作品。
有人说:很多人都太忙,没有时间去阅读其他人的作品。
还有人说:作者太多,导致作品也太多,更导致很多人难以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作品,更难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作者。
这些原因,全都是不同方面的原因,各有其合理性。
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我曾经读到的“信息茧房”理论。
互联网本来的功能,应该是桥梁。但是,在实践之中,它却有可能变成另外一种形式上的壁垒,甚至是一个茧房,把许多人牢牢地禁锢在只包含自己喜欢的事物的那一片小天地里。
即便是文学作者这个圈子,也难免会受到这一点影响。
除一部分志同道合者能够抱团取暖之外,多数无名作者似乎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获得有话语权或者推荐权的大人物赏识这一方面。
而且,抱团取暖的门槛也是视作者类别不同而不同的。
根据我的观察和亲身体验,散文、随笔、诗歌等体裁的作者是相对更加容易抱团取暖的。因为,这些体裁的门槛相对较低,大部分的作品也相对比较容易被阅读、被理解、被接受。曾经有人说过:把一段话加上几个标点,就是一首现代诗。虽然我本人不否认这些体裁中肯定有比较优秀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的入门难度相对较低,同样是事实。
像我这样的长篇小说作者,想要找到真正欣赏我的同道中人,就不太容易。更何况,我目前已经创作或正在创作的作品在多数读者眼中可能都是比较独特的,或者说是冷门的。这一点,我同样清楚。
但是,即便如此,我也从来不愿仅仅因为这个原因而改变自己要走的道路。
总是跟在别人身后走路,就会丧失自己开拓道路的能力,甚至只能变成别人的影子。
只要自己能够认定方向,在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最好的方式,就是一直向前走。
在黑暗森林里,只要向前走,找到更大光源的概率,总会大于原地不动。
我始终没有停下,更不会后退。
20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