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宝玉读书感悟打卡专题

读《客家传统情诗》感悟(3)——民歌见民俗

2018-06-14  本文已影响161人  形声

  上回谈到乐府的采诗,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主要掌管音乐,并监管搜集各地的民歌,配上音乐,便于在朝廷宴饮或祭祀时演唱,乐府搜集演唱的诗歌被称为乐府诗。

  当然自唐以后文人争相模仿,乐府诗就不单单为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结晶了。

  这点在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很相似,艺术家总善于从文化风俗的土壤吸取营养。因此许多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惊人的艺术价值还有极具参考的历史价值。

  比如有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之称的《人间喜剧》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又如惟妙惟肖的描绘湘西小城风貌的《边城》。

  汉时代的乐府诗也有类似的职能。它不仅是君王娱乐的项目也是体察民情的工具。而作为闽西人民代代相传的民歌中也能对一些闽西地域的民情风俗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如这首

  “十八娇娇三岁郎,

  夜夜要妹抱上床,

  睡到半夜思想起,

  不知是仔还是郎。”

  这样一思量哪是在思量怀抱的三岁郎,仔子哥。分明在控诉命运的不公,人生的不幸。一个如花似玉俏姑娘却因为畸形的观念和扭曲的风俗给一个三岁小孩做媳妇。这不能不给读者一种“寂寞开无主。”“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惋惜痛恨之感。

  怪不得这些忧愤的少女要这样唱:

  “等郎妹,真苦凄,

  等到郎大妹老哩,

  等到花开花又谢,

  等到团圆月落哩。”

  闻者泪湿满襟。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客家传统诗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