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班主任研修班第二期

35、读《高中走班制改革背景下对“班级”本体价值之思考》有感1稿

2018-11-01  本文已影响0人  静静飘雪

读《高中走班制改革背景下对“班级”本体价值之思考》有感1稿

浙江武义武阳中学李静雪

      开学一直忙碌着,看到群里和朋友圈中伙伴们的学习和思考,自己落后了,也十分着急,但是课业负担的加重,家庭事务的琐碎,让本就宝贵的个人时间一再压缩。所以平时一有空,我就会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继续阅读,但是这种断断续续的阅读方式对于个人提升来说作用不是很大。半个月时间过去,看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业生活的转变及学校行动——基于走班制教学改革的分析》以及《高中走班制改革背景下对“班级”本体价值之思考》。两篇论文都是关于高中走班制这一话题的,我前后看了不下三遍,却始终未能将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读懂。也许是自己的能力有限,专业理论水平也有限吧。但是很庆幸自己在初中教学以外,能了解当下我国高中走班制的一些相关数据和研究成果,填补了自己对高中教学制度的一些误解和无知。下面我将阅读张鲁川教授的《高中走班制改革背景下对“班级”本体价值之思考》一文的一些粗浅感受记录如下:

一、“何为班级”——班级定义的新认知

      未读其文,先遇其人。初见张鲁川教授是在2018年3月22日武义班主任精英培训班的培训会上,李家成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好朋友张教授,他是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德育研究室的主任。我觉得张教授和李教授一样,是儒雅的学者,十分平易近人。在那次培训会上他给我们做了《将班级建成学生的自治组织》的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和这一篇他写的《高中走班制改革背景下对“班级”本体价值之思考》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也正式因于此,我在阅读该文时觉得许多细节处特别地熟悉,理解起来就没那么费力了。

      首先,张教授给读者抛出了两个问题:何为班级?班级何为?简单的八个字,却是充满哲理的问题。看似简单,实难回答。我看着问题思考了许久,有了自己的答案,却不知是否正确。首先,何为班级?在我的认知当中,班级就是学校最基本的行政单位,它将四五十个孩子凝聚在一起,是孩子们除了家以外待的时间最久的地方,也是他们交友、学习、进取的地方。而张教授在论文中提到:班级首先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迄今为止,班级教学仍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形态,我们也习惯地把班级成为“教学班”,它的功能就是提升教学效率。其次,班级被视为学校的基层行政组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政班,它的功能就是提升管理效率。[1]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呢?我们的作用是什么呢?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要先思考班级作为教学班和行政班,具有它的工具性价值,那么当其工具性价值消失或者被其他更有效的形式所替代时,班级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那么要体现班级所存在的独特的或不可替代的内在价值和本体价值的班级形态就十分重要。张教授指出:“班级”应该是一个有助于培养合格公民的“公共生活场域”。也只有这一定位才能彰显班级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也是班级存在的合法性依据所在。[2]这是有三个方面决定的。首先,这是由班级本身的形态决定的;其次,顺应了社会发展和学生吁求;最后,内合了教育的目标。读到这,我就在想什么是公共生活场域呢?百度百科对场域的解释是:“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进一步说,场域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相对独立性既是不同场域相互区别的标志,也是不同场域得以存在的依据。[3]那么文中的公共生活场域就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班级这个真实的生活空间里通过公共生活养成自身公民品质、形成公民人格的空间。那么,在班级定位和建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先从这一层面思考,我要建设怎样的班级,我对它的理解正确吗?我的预设是否符合公共生活场域这一定义的要求?是从培养合格公民这一目标出发的吗?我想,作为初中班主任的我,也要像张教授所提及的高中教育一样,在给班级做最初的定义和理解时就思考这几个问题,做到了然于胸。

 二、“班级何为”——班级作用的再解读

      那么,理解了班级的涵义之后,就可以更好地理清班级的功能了。班级何为?简单明了的四个字让我再次思考。班级作为教学班和行政班,有哪些作用呢?我跟随着作者的思路,从“公共生活场域”的视角出发,学习与理解班级的适应性功能和超越性功能。张教授在文中写到:作为一个共同生活场域,班级能起到学生社会化通道的作用。学生在班级中学会了如何在群体生活中自我定位,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如何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以及如何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这为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生活和处理社会关系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平台及机会。[4]我认为班级作为一个小型社会,是学生们融入大社会前进行自我适应、锻炼和提升的地方,而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处理就类似于我们步入社会之后的朋友、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处理。但是在班级这个小集体当中,学生更能够得到师生、生生之间的包容和理解,也能学会承担一些责任,学会明确自己的职责。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在理解班级的适应性功能的前提下,从整体去把握班级建设。第二点,是班级的超越性功能。叶澜教授指出:“现代学校的存在价值不再停留或满足于传递、传承人类已有知识,实现文化的‘代际遗传’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复制式再生,而是追求为社会更新性发展、为个人终身发展服务的存在价值,使教育成为人类社会更新性的再生系统。”[5]如果学校教育的价值,班级教育的价值只是在于传递知识、教学生适应社会而忽视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改造,那么人类社会永远不会进步。这也就体现了学校教育要总是社会意识,培养学生的公德。而在我们教学一线,还是有许多老师“重智轻德”,比如我们每周召开的班队课,有多少老师明白班会课教育的价值是要“重公德,轻私德”?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班会课依旧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得到高度重视,那么我们所培养的孩子也会趋向于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公民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最终会影响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那么,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一现状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就提出要“加盟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而作为公共生活场域的班级恰好为学生成为公民提供了实践的土壤。

三、“公共生活场域”下班级本体价值再思考

      在回答了“何为班级”、“班级何为”的问题后,我们还需要思考若干个体现班级本体价值的问题。例如,班级岗位管理问题。担任班主任以来,这一直成为我的难题。每次接班,我就在想,是让孩子们自己竞选还是由我来直接认命班委。两种方式都试过,但是所选出来的班委的管理能力都还很欠缺,班委总体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那么原因出在哪儿?作为班主任,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培养有责任心又有领导力的班委呢?张教授指出:在“公共生活”视域下,我们就会超越管理思维,将因岗设人转变为因人设岗,赋予每个班级成员岗位,如班级节能员、时事播报员等,将学生履行岗位职责不仅仅视为满足班级日常管理的需要,更作为学生在履职时与他人的沟通、协调、合作中体验诸如理解、尊重、宽容、平等、公正、诚信、友善、敬业等道德的价值的重要载体。[6]将因岗设人转变为因人设岗,第一次听说这么有创造性的方法,我对此特别感兴趣。我就在思考我们班是不是也能对此进行尝试?那么具体又如何操作呢?当我正在发愁的时候,突然记起好友叶斐妃老师的班级就进行了因人设岗的尝试,虽然她所带的学生是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与我们班的初二孩子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若能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叶老师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本班班情的因人设岗的方案并进行试行,是不是比干坐着思考而没有行动更好呢?没有尝试,就不知道有多少实现的可能。

      再如主题班会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中考的学业压力而不得不缩减甚至是牺牲有限的班队课时间,学生学得喘不过气,行为素质却每况日下,学生遇到生活上的难题却只能手足无措,关键还是在于公民的教育太少,公共生活都是围绕着学习,如果不能穿插一些公共事务的处理与实践,在班队课上师生围坐在一起将生活问题、话题进行讨论和建议,那么班级对于学生来说就只是一个学习的场地,而不是“公共生活”的场域了,离公共生活的目标也就越来越远。在我们班,我经常在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班队课时间里,让学生暂时跳出繁重的学习,根据班级公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尽可能多地开发不同的讨论主题,因地制宜地解决孩子们班级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拓展课本以外所需要的知识及各项生活技能。在阅读了张鲁川教授的这篇文章之后,我有了许多启发,也准备将心中的这些想法早日加以实践,完善自己在班级建设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

参考文献

[1] [2][4][6]张鲁川.中国班主任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02-103.

[3]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C%BA%E5%9F%9F%E7%90%86%E8%AE%BA/10794660?fr=aladdin.

[5]叶澜.实现转型:新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J].探索与争鸣,2002,(7):10-14.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