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格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任敏杰 任一英 原创
走好人生每一步“人格”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汇,人们在使用“人格”这个词的时候,更多是凭感觉,并根据当时的语境来使用。
其实人格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意思并不相同。《辞海》收集的人格的含义就有六种之多。
当人格这个词作为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时,指一个人应当具有的品德、尊严、能力等,如:人格高尚;人格丧失等。
法律意义上的人格,一般指人的民法人格,即人的民事主体地位。民法确立法律人格的社会意义,在于确立人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地位。简单地说,就是指民事主体所固有而由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
法律上的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此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心理学所指的人格,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外关于人格的定义有近五十条。中文在定义人格时,有的定义为性格,有的定义为个性。但很多心理学家并不认为人格就是个性,也不认为人格就是性格。
这里提出培养孩子的人格品质,主要是根据心理学界对人格这个词的界定。
父母可能会问,既然心理学界对人格一词至今没有统一定义,又怎样去培养孩子的人格品质?
父母们要明白,虽然心理学界对人格一词至今没有统一定义,但心理学家对人格的研究,却有非常多的成果。
比如,有心理学家研究过发明家的人格结构,得出结论是:一是创造思维方面,具有想象力、创造力、变通性、独特性、客观性、好奇心、反应灵敏、喜欢思考等。二是行为方面,具有实践能力、实事求是、追求成就的强烈动机、工作态度上的固执性、耐力和专注等。三是性格方面,非常自信、好强、独立、耐性、冒险、幽默、不喜欢压力等。四是人生观方面,具有乐观奋斗、积极进取、责任感和道德感等。
虽然心理学界对人格一词至今没有统一定义,但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个体在社会生活的适应过程中,对己、对人、对事、对物做出反应时,其自身所显示出来的异于别人的独特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世界观、自我概念和生活风格。
然而,要求每个父母先学习人格心理学,再去培养孩子的人格品质,既不现实,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鉴于此,父母在对孩子进行人格品质培养时,不需要钻研人格的概念,也不必拘泥于心理学界对人格的定义,完全可以把人格当成个性或性格来看待,父母如果这样看待人格这个概念,在培养孩子人格品质时,就不会无所适从,就能减轻基于学术问题带来的困惑。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人格品质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五岁就已经形成,而中国民间俗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里“看”的,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品质。
其实,父母虽然没有把培养孩子的人格品质,上升到家庭人才战略的高度去认识,但父母一直在凭直觉,自觉不自觉的培养孩子的人格品质。
父母要求孩子对人要有礼貌、要勇敢、要坚强、要诚实等,就是在培养孩子人格品质。
那么培养孩子人格品质时,究竟要贯穿哪些内容,父母可以从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等著作中,选择一些内容去培养孩子人格品质。
《三字经》作为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但其核心思想是“仁,义,诚,敬,孝。”就是树立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作风。
父母如果深入研究《三字经》,会发现其中有很多人格教育的思想,“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中的“习性”,说的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特质。而《三字经》中孟母三迁的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等,就是培养孩子人格品质的内容。
当然,父母还可以把很多格言,当成培养孩子人格品质的内容,事实上只要接受过义务教育的父母,因为从小学开始就要写作文,因此父母们都知道,或牢记过很多格言,由于很少有人按照格言的要求去要求自己,因为对自己没有要求,就不可能对孩子有所要求,因此,很多父母只是在纠正孩子错误言行时,才想起格言,并且把格言作为数落孩子的依据。
以孩子在学习上的努力程度为例,当父母发现孩子不努力学习时,会对孩子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但父母如果本身就不是一个勤奋的人,就失去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力度。
以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为例,父母在理解这段格言时,需要思考以下问题:一是父母能否按这些要求去要求自己,也就是把格言变成对自己的一种要求,二是父母能否按这些要求去要求孩子,也就是让格言变成孩子的一种行为。
现在很多人把孩子送去接受所谓挫折教育,原因是父母不能按格言的要求去要求自己,就更不能按格言的要求去要求孩子。
当父母不能把格言变成自己和孩子的行为时,即使知道格言的内容,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这里举示的《三字经》和孟子的话,是因为这些文章或格言中,包含了很多人格词汇,这就是培养孩子人格品质的内容,用褒义的人格词汇去要求孩子,就能培养孩子优秀的人格品质。
“性格决定命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由于人格品质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当然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父母要清醒认识到,孩子人格品质的优劣,关系到家庭人才战略是否能够实现,为此,有必要旗帜鲜明地提出,家庭教育要把对孩子人格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的科学性,减少人格教育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