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组 李美娇 侯珊珊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经常说金属天然是冷的,大家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谈一谈你的想法。那么我们今天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你的观点,金属到底是不是冷的呢?并学习热、温度、热传递、导热性这四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的理解热、温度、热传递、导热性四个概念。
方法与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疑难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迷思概念的转变,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
实验的讲解与操作;热、温度、热传递、导热性四个概念的正确理解。
四、教学难点
实现金属天然是冷的这个迷思概念的转变。
五、教学过程
实验1
比较两杯水的温度
1. 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及金属棒
师:同学看,老师这有两杯水,一杯是热水,一杯是冷水。下面大家来讨论一下,将两根金属棒分别放到两杯水中,两根金属棒会有什么区别?
生1:热水中的金属棒变热,冷水中的金属棒变冷
生2:两根金属棒的温度一样
师:下面请两位同学来用手感受一下两根金属棒的温度。
生:热水中的金属棒热,冷水中的金属棒冷。
师:很好!我们一起总结一下: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那为什么热水中的金属棒热,冷水中的金属棒冷呢?让给我们来进行下一个实验。
实验2
实验器材:250ml烧杯、氯化钴试纸、滴管、金属棒、隔热板、酒精灯
师:首先,取三片干的氯化钴试纸。大家观察一下,这三片试纸是什么颜色?
生:蓝色
师:下面我们将少许清水滴在试纸上,大家观察一下氯化钴试纸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变成了粉红色。
师:如果把三片试纸对折,并挂在金属棒的A、B、C三处,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金属棒的另一端,试纸会发生什么变化?并解释你的理由。
A.C先变蓝,A最后变色
B.都不变蓝
C.A先变蓝,C最后变色
理由:
师: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让我们一起来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到底哪一片试纸最先变为蓝色?哪一片试纸最后变色?
9组 李美娇 侯珊珊生:A先变蓝,C最后变色。
师:思考为什么A先变蓝,C最后变色?
生:酒精灯加热后,A处距离酒精灯最近,A处的试纸最先变干,所以最先变色。
师: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会震动的更剧烈,它们通过碰撞,影响相邻的粒子,使它们震动加剧,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
热在固体中能从高温的一端传到低温的一端,这就叫做热传递。
实验3
实验器材:由不同材料制造但形状一样的木棒和金属棒、烧杯、热水。
师:同学们,了解了物体的热传递后,接着我们来看一下不同物体的导热性。
将金属棒、木棒的一端放入烧杯中的热水里,用手感觉各棒的末端,观察一下哪支棒先变热?哪支棒后变热或不变热?
9组 李美娇 侯珊珊生:金属棒先变热,木棒不变热。
师: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金属的导热性较好,非金属的导热性较差。
六、归纳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热、温度、热传递、导热性。大家在了解了这四个概念后,还认为金属天然是冷的吗?
七、课后作业
在阳光较好的时候摸一下户外的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