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走跟着张文质写作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

教室文化思考

2019-04-18  本文已影响4人  乡村追梦人

教室文化思考

教室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固定场所。让教室内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墙壁都散发出育人的气息。教室要能够很清楚的展示出一个班级的不同之处,就要有属于班级的教室文化。教室文化,不仅是给教室贴一些名人字画,画几幅手抄报,把教室装扮的花花绿绿,而是让教室的每一个字,每一面墙,每一扇门等是无言的教育者。我认为,好的教室文化,让学生踏进教室的瞬间,就有被这种文化震慑住的感觉,能够从行动中愿意为这个班级和文化努力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优秀的教室文化育人作用是无声的。

1、明确的目标

我们很多教室的正中间悬挂着国旗和响应的画像。作为教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的育人目标很清楚的悬挂在教室的正前方。让所有的人,只要抬头,就能够清楚看到班级的教育目标,用这个目标来约束行为,无形中去向目标靠拢。同时,每一个孩子在桌子的醒目的地方,同样贴上自己的学习目标。有了目标的班级,无形中会有一种凝聚力。

2、制度文化的悬挂

我们都会有相应的各种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小组长等等的职务。把这些职位的具体职责用文字形式,明确的告诉孩子,具体的职务需要具体做些什么工作,让相应职务的人明确。同时,也把相应职务的名字悬挂出来。让每一个人知道该干什么,人与事相对应。

班级的各种制度,比如班规,就应该用简约、正面的文字写出。不需要多么完善,碰到就慢慢的补充。班级规定的书写,不要用“不要”、“禁止”等负面的词语,而是用正面的文字告诉学生,上课需要坐端正,摆好文具等等。用正面的文字知道孩子去做。

3、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教室文化中,一定要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可以在教室选取一面墙,把核心价值观用图示的形式,新颖的表现出来。不能够简单用文字,而是用学生喜欢,容易接受的文字或者图片诠释核心社会价值观,把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中。我们要始终记住,培养得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一定要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让学生用行动记住,而不是用大脑记住社会核心价值观。

4、学习要求明示

教师很主观的认为,学生很清楚应该怎么样学习?其实,大都数学生对于老师的学习要求是迷茫的,甚至是不清楚的。我们学习要求,不是对于学生成绩的要求,而是学习力的要求。学习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学习态度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让学生通过明确的规定,约束行为。我们明确出需要学生有什么样的学习状态,有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5、安全教育的警示

安全教育是学校不能够避免的教育。我们的教室文化一定要有安全教育的板块。安全教育涉及很多有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生命安全、信息安全等等。把能够想到的,给孩子提出来,让孩子知道什么地方有危险,该怎么做?我们要把安全的防范措施告诉孩子,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

6、构建读说写一体化展示平台

学习是一个输入的过程,我们不仅让孩子有一个输入的过程,而且还要输出。构建读说写的平台,把孩子的活动用影像的形式展示出来,把孩子的文字展示出来,构建孩子的精神家园。读说写平台,要做出每一个孩子的特色。

7、劳动教育展示

班级中一定要有花草,一定要有动物。不仅是一种生命的装饰,更多的是让孩子去探究,让孩子去发现。同时,通过班级的各种劳动形式和劳动任务,培养出孩子的劳动态度,劳动意识和劳动形式。把劳动贯穿于孩子的生命中。劳动教育不仅是体力劳动,不仅要流血流汗,还要用智慧。

8、构建完整的、幸福的生命教育

所有的教育,不是为了获得成绩,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不是取得功名利禄,而是能够获得个人生命的成长。要在教室文化中展示出生命教育的气息,要明确幸福的样子,要展示出温暖的情感体验。

教室文化,要让孩子的生命得到伸展,要让孩子的生命得以成长,而不是把教室文化局限于空间的聚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