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简书头条尘游书海

诈骗短信

2021-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尘老师

刚刚在学校群里,一位老教师发出求助信息:"我的社会保障卡要升级吗?怎么升级?"

看到这个消息,我马上意识到这位老师一定是收到了诈骗短信,而且没收到辟谣的信息。

今天有一条辟谣的短信,刷遍朋友圈→漳州公安提醒:凡是收到此类“全国社保卡升级”的短信不要点击,更不能填写任何个人信息,请一律删除,此类网站为涉诈钓鱼网址。

幸好他在学校群问了一下。大家及时告诉他,他没有被骗。如果他直接点击操作,可能就会造成一些损失。

关于诈骗,我曾经历过电话诈骗,也记录过那个过程。现在的诈骗方式五花八门,甚至一不小心就会信以为真。很多时候对个人来说防不胜防。

幸好现在防诈骗系统非常先进,一个诈骗电话进来,公安局马上会有相关短信提醒。如果聊的时间长一点,公安局马上会有电话跟进提醒。这种预防式的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很多诈骗活动。真应该为这样的高科技点赞。

不过再好的监测,再好的帮扶,再好的防范,都不及自己的防范意识来得直接。毕竟很多诈骗是隐藏在日常生活中,模拟很真实的场景,根据你的心理实施的行为。有些单靠监测是测不出来的。

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作为自然人,作为社会人,我们首先要为自己穿上一层防护服。不要说刀枪不入,至少普通的诈骗可以敏感地发现并及时中断。

从行为来说,不随便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不管是短信还是微信。不随便透露自己的个人隐私,比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住址等等。

这些注意事项,还有一些防诈小妙招,网上很多。

特别想强调的一点是,诈骗分子还会利用你的恐惧感控制你,进而实施诈骗。所以当有事让你特别恐惧的时候,也许你就遇到了诈骗。此时你应该冷静下来,并且想办法跟周围人进行链接。确实解决不了,及时求助公安机关也是不错的做法。

诈骗分子有时会通过一些渠道,掌握你一些很准确的信息,让你很容易信以为真。

比如上次我遇到的诈骗电话,我的姓名身份证和手机号,他都很清楚。一字不差。如果不是先前有看到那么多案例,如果不是公安机关及时提醒,会很容易相信。

现在我们的身份信息很容易泄露,掌握我们准确信息的并不一定就是公检法的人,也有可能是诈骗分子。

这些信息,有的是我们无意间透露出来的,有的是在某一些APP注册时,我们提交上去的,有的是别人容易收集的。当然也有的是信息被打包卖掉的。

在当今的社会中,科技这么发达,我们享受科技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承受科技让我们类似裸奔地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就像一个透明人。甚至大算法中大数据比我们还了解我们自己。

他们不但掌握了我们的基本信息,还能根据我们的习惯动作,根据我们的各种行为,捕捉到我们的兴趣爱好,捕捉到我们的优势劣势。既服务我们,又为各种诈骗分子打开了一扇门。所以我们需要时时警惕,尽可能的保护自己。

确实无法把隐私保护好时,至少在诈骗分子打开我们门的瞬间,懂得向警方求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