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日记:别人朝我发脾气,我陷入恐惧,继而又出离愤怒
事件: 我问老公怎么把玩偶给洗了。
老公不高兴的说:“啥?”
我当时有点害怕了,但是为了不让别人看出来我害怕 我又问了一遍。
老公就生气的说:“你看看沙发,你闺女把玩偶都弄脏了,不洗怎么办!”
我当时很恐惧。
虽然是闺女的错,但是我又自我解读为自己的错
——你不给孩子药玩,孩子能弄撒么?她弄脏其实都怪你!
然后我又很生气!
想跟他理论理论,
一来是不知道怎么去讲道理,才能传递自己的意思,用时把他说的哑口无言。
二来,我害怕他反兑我,我受到更大的心理伤害。
三来,我意识到自己的情绪。
所以,我没有继续争论这个问题。
情绪分析
当时的情绪是恐惧和愤怒。
【为什么有这两种情绪】
一,他的情绪状态,引发了我童年的恐惧记忆。
爸爸妈妈因为我做错事,朝我发脾气,不认可我,我好害怕,像被抛弃一样。
二,老公把他的情绪投射给我,我接受了他的情绪投射,我也会生气。
并且,我根据错误认知过度解读——“老公在指责我,孩子做错事,其实是我做错事”。
ABC理论,B是我的错误认知。
被指责,自我被否定,我会愤怒,想反击他,来让自我好受一些。
最后,出离愤怒,也是对恐惧的心理防御机制。
[别人是在指责我,这种认知哪里来的]
这是对“我不认可自己”的对外投射,我认为孩子把药弄脏了玩具,我没发现,并且及时清理,是我做的不对。
我也会认为别人也是这个意思。
三,为了对抗这两种情绪,我没有给自己缓冲情绪的时间。
反而加重了情绪。
【如何做】
一,觉察、表达、接纳情绪。
觉察到恐惧的情绪,并且向别人表达/自我表达,然后接纳这种恐惧感。
比如,我觉察到自己有恐惧感,我告诉自己我在害怕,感受害怕,然后接纳害怕,允许自己害怕。
二,允许自己先远离现场,去调整情绪。
允许自己把情绪调整好,再去解决问题。
比如,我很害怕,那么我可以不急着处理对话,而是先远离主场,去消化自己的恐惧情绪。
三,与童年和解。
告诉自己: 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他们省吃俭用供你读书。
没有他们的辛苦付出,你现在还呆在农村生很多孩子,一直在辛苦操劳,老公说不定有家暴。
他很爱你,但是他们不是完美的人,他们也有缺点和局限。
他们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表达自己的期望,所以只会在你犯错的时候,通过发脾气指责的方式,来把你拉回正途。
我现在长大了,我有能力、有力量,去拒绝别人的伤害,正确的表达自己,彰显自己的权利。
四,接纳最坏的结果,减轻恐惧感。
最坏的结果是,他朝我发脾气。
我能接受么?
可以接受。
他如果朝我发脾气,我该如何做?
1,先处理对方情绪,不接纳对方的情绪投射。
你是在生气么?
我看你说话语气不太对。
2. 目光放在问题上,解决问题。
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不开心?
需要我帮忙么?
生气。
1. 接受别人的情绪投射。
2.自己不认可自己的投射。
3.对恐惧的防御机制。
如何做?
1. 他在生气,他在生我的气么?为什么生气?
2. 他这话,是在说我么,是在说我做的不对么?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比如,他是在说我“做的不够好,所以让孩子把沙发弄脏了么?”
他不是在说我,他是在生孩子的气。
他是在说我。
那我做了什么?做的到底对不对?
我给她玩,我已经预料并且接纳后果。
我认为让孩子玩的开心,比沙发重要。
我做的对!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他不能接受孩子把沙发弄脏的事实,这个结果让他不满意,他很生气。
3.接纳和允许。
我接纳自己现状,允许自己现状。
4.如何做。
找到他生气的原因,给予建议。
(1)建议他冷静情绪。等冷静之后再来处理这个问题。
(2)等他冷静后,
我再建议他去尊重和包容孩子。
降低自己的满意度,接纳孩子的行为。
你要是确实做不到允许,那你就想办法,如何做,才能让她乐意去改变。
而不是为了让自己不用改变,简单粗暴的要求孩子主动改变。
比如“你不满意她把药撒的哪都是,你又不想改变自己这种想法,又不想花力气去引导孩子改变,而是直接指责她,让她因为害怕,而主动改变。
你的目的是达到了,但是更大的伤害也造成了。
情绪管理,是帮助自己冷静后,更好的沟通,去解决事情。
还有,找到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去满足它,减少情绪的发生。
而不是,自己反复的经历相似的事情,就反复发生同样的情绪。
情绪管理,
背后需求
解决办法
正向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