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不要过分追求秩序(王晓春)
对于秩序有过分追求的人往往是对生活惧怕的人,因为生活是无序的。它带来惊奇,对它自发是必须的。
我一向反对过分注重纪律。有人以为纪律越严格越好,纪律越严格越能提高学生成绩,这种想法证据不足。在我看来,在集体环境中,纪律只是一种保障,能起到保障作用就行了,纪律本身并不产生什么成果。我所见到的迷恋纪律的老师,一般都思维式刻板,思想保守,创造性差,有的甚至可以说有心理疾病,学生中稍有“出轨”他就惊慌失措,如临大敌,分明一副经不起风吹草动的样子,有性格软弱胆怯的嫌疑,有缺乏应变能力的嫌疑。
费洛姆说的很深刻,生活是无序的。当然,对费洛姆这话也不可做过于机械的理解,生活还是有一些基本秩序的,否则人类就无法生存了。不过,刻意追求纪律的人确实是幻想用自己的主观想象来框死生活,是在和生活本身唱对台戏,这显然是自不量力。但是为什么许多这样的老师能够取得“成功”,居然把学生管理的服服帖帖呢?那是因为力量对比悬殊。孩子小,抗不过老师,只好暂时服从。所以你就会看到学校里年级越高,孩子年龄越大,学生纪律越差。按说这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孩子一天天大起来,应该越来越懂事,怎么会维持纪律反而越来越难呢?孩子的这种反常正是教育的反常造成的,教育违反了生活,于是造就了违反生活规律的孩子。
正常的教育应该尊重生活,应该以生活为师(师法自然)。生活有很强的自发性,幼儿和儿童更是如此。所以在小学的课堂上,孩子乱说乱动应该是常态。教师当然应该逐渐规范之,否则无法上课,但此事只能因势利导,慢慢梳理,尽量少用强力而且不能要求过高,这样的教育才不致远离儿童生活,儿童才能自然接受。其实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更高。我们看到一些外国小学生上课为所欲为的样子,教师居然不管,会很奇怪,其实他们不是管不了,而是不想这么做。以成人的威力,把一群孩子吓得不敢动弹,并没有太大困难。我们这里很多学校就是用威权把孩子治住了,立竿见影,鸦雀无声,形势大好,看起来赏心悦目,讲台上老师一点也不乱心。其实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是比较低的。而且这样一来,孩子的本性就压抑过度了(适当有些压力是可以的,应该的)。我们知道,心理能量也是守恒的,它不会消失,。压在心理,越积越多,总有一天会集中爆发,这个时机一般是在中学,在青春期,翅膀长硬的时候。所以,今日中学生大量违反纪律,其实往往是在找回小学时期被剥夺的“小说小动权”,小学损失中学补。可悲的是,到中学,它采取了扭曲的形式,破坏性很大,弄的老师焦头烂额。这正所谓,谁不尊重生活,生活就会惩罚谁。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生活,我们结合费洛姆的论述来看,这话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
但这里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校长们,教育官员们,往往恰恰是“过分追求秩序”的人,学校的各种评比,还有所谓的“精细管理”,都显示了此种偏好。青年教师如果拿我的这个意见去质疑领导的做法,多半会碰钉子,若真的在班里放松纪律,则几乎一定会受到批评,领导不会认为你与他理念不同,他会认为你这是“不负责任”,所以我劝各位青年教师,这个道理,明白了就好,明白了跟不明白大不一样,但是行动要谨慎。遇到开明的校长,可以多往前走两步,否则就迈小步,慢慢来,还要看周围环境,你放松,其他学科教师不放松,学生就会拿你的课当“发泄课”,那你可能就倒霉了。你放松了,学生很快乐,然后就可能把这种习惯迁移到其他学科,于是就可能遭到其他老师的反对,说你这个班主任把学生惯得不成样子。你就只好嘱咐学生,一个老师一个教学风格,你们在我的课上可以随便一点,别人的课不要这样.......一个理念即使确实正确,落实下去也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青年教师要有思想准备,不要幻想走平坦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