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撕自己——2018写作研修笔记(四)
福建陈秀玉
提撕自己——2018写作研修笔记(四)听完张老师的课,印象最深的不是“生命觉醒”,不是“深入思考”,而是“提撕自己”。因为这个词第一次听到,很特别,感觉是一个很有抓力的词。
百度了一下“提撕”,看到了对提撕的描述
(1).拉扯;提携。《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汉 郑玄 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剪灯馀话·芙蓉屏记》:“逝魄愿提撕,煢嫠赖将引。” 李大钊 《时》:“冀其翻然思反,复归于进步论者之林,与我们携手提撕,共到进步的大路上去。”
(2).教导;提醒。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吾今所以復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清 魏源 《<曾子章句>序》:“惟为己为人义利际,谆谆提撕而辟咡之,百世下如见其心焉。” 叶圣陶 《线下·校长》:“现在经先生的提撕,我们才恍然觉悟,知道这件事是不该随意玩的。”参见“ 提耳 ”。
(3).振作。 唐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所职事无多,又不自提撕。”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昔贤长笑傲,吾道务提撕。” 杨度 《<游学译编>叙》:“及今日而提撕其精神,操炼其体魄,犹有可以自救者。”
看完了解释我终于明白了,提撕自己并不是说把自己撕裂开,呈现出血淋淋的伤口。而是一种自我拉扯、自我提醒、自我激励。用张老师的话说,就是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师傅。
我特别喜欢听张老师讲话,简短的交流,十来分钟的分享,一、两个小时的讲座,或是化成一本本书的言说。每次听着都感觉特别舒服,不知哪里生出来的气场,感觉生活阳光了许多,做事也特别有干劲,效率高了很多。但仔细回想,张老师并没有讲什么为人处事的具体技巧。
这次张老师的讲座,有一讲的题目是《写出自己信赖的文字,最重要的秘密是什么》,伙伴们特别期待这个秘密,准备记录收藏,以为张老师最后会隆重揭晓标准答案。没想到这个秘密是指向自己。
这几天研修下来,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的学员,大家都像小火山爆发,感觉特别能写。今晚我认真回顾,用心反思,终于明白了:
张老师教给我们的,并不是什么“写作秘籍”,而是在分享自己的故事中,不厌其烦地引导我们不断地反观自己。打通自己的任督二脉,帮我们解决“言语堵塞”与“情感堵塞”问题。张老师是在引导我们“提撕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师傅,产生自然的免疫力,打开自身写作的泉眼。
在研修活动的最后一讲,张老师才呈现出了一些相对具体的建议。比如,可以聚焦式写作,寻找一个焦点,回归自己的课堂,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经历。让自己的文字血肉丰沛,整篇文章非常有弹性。开始的时候有意识地去追求,慢慢地就会形成你自己的习惯,形成独特的写法,形成自己的腔调。
张老师说:“要有勇气回到起点,回到比较低的、也是最真实的起点,把自己变成学习者、初学者、习作者,从这里出发。”他还给了初写者三条建议:
1.把文章写长。就像一口气一样,努力把这口气变长。因为短文是很难写好的,唯有高手才能写成有深意的短文。初学者写短文的话,给人的感觉就是话题还没展开就已经结束了。平时练笔每篇要1000字以上。以长取胜。
2.文章一定要大量地引用。增加你文章的丰富性。你阅读就要摘录,摘录就要引用,尽量用,引用别人比较少用的。
3.努力把一篇文章写得更丰富。这个丰富跟长度有关,跟你的整体思考更有关。文章如看山,看山不喜平。
张老师真是一座宝藏,值得不断探究。其实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珍宝,需要我们不断地回归童年,回归内心,去探寻。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提撕自己,疏通自己的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