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你的包里会装一本什么书
文/涅阳三水
张老师在他的作品当中说了这样一句话:身边有师父,远方有导师,心中有偶像。
这句话,看到的那一刻,有很多感慨滋生。
无论是身边的,还是远方的,还是心中的老师,对我来说,都有着很大很大的引领。
在成长的过程当中,身边的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指南性引领,就像张老师说的,有耳提面命的指导,也有随机的指点。
~~
在读小学的时候,有两位老师印象深刻,一位叫做申文祥,另一位叫做申彭群。
前一位老师很温和,总是一遍一遍的让人做题。
做错了没关系,重新来。他不会因为做错了而批评而动手打,就是一遍一遍讲解,目的只有一个,什么时候做对什么时候罢休。
后一位老师,有着揪头发的习惯,尤其是揪耳朵旁边的头发。
每一次遇到这位老师的课,所有的同学都是发怵的,担心着要求的东西不会背诵,就会被喊到身边,一下一下的揪着耳朵边这缕头发。
为了不接受这样的惩罚,每个人都很努力着去读去记,力求会背。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背诵的东西,一直到现在都记着一些,为此,对他们特别感激。
~~
读中学的时候,遇到两位让我特别难忘的老师。
一位是初中一年级的李林尧老师,另外一位,是初中三年级的李慧心老师。
李林尧老师对我的习作,一字一句面批面改,连一个标点也不放过。也就是在他身边待的那一年的日子,让我对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从那以后都不曾间断过书写,到现在可以书写百十万字的连载。
李慧心老师对我的阅读有着极大的指点。在那一年初三,她指点着我阅读许多外国的名著,把我的视线从国内引向国外,大大开拓了我的阅读视野。
在阅读和写作的道路上,我能够坚持这么多年,也应该是一辈子都不会改变不会放弃的事情,完全得益于这两位老师的存在。
~~
参加工作以后,对于远方有导师就理解得更加清晰。
可以说,也是阅读,让我找到了远方的导师。
1999年师范毕业,2003年接触网络,这5年的时间当中,通过阅读一个又一个的名师走进了我的视线当中。
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知道了语文课怎么上,语文也可以用来做研究,语文需要通过大量的读才可以有提升。
张老师说,导师是需要自己去发现的,一定是要跟自己的精神特别契合的。
真的是张老师说的那样,一本书,一个片段,一个句子,就可以照亮我们的一生。
说到这里,就想起了我那位江苏大哥王树鹏。他当时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当你没有能力改变环境的时候,就要努力改变自己。
正是这样一句话,一直在我的心中存在着,支撑着我一步一步的阅读和写作,不在环境中迷失方向,也不在环境中失去自我。
~~
就在这次小长假的前一天晚上,导师张爱敏给我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
她告诉我说,当一个人心存高远的时候,身边的环境就成为虚设的了。
寻找到自己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践行,把自己想成你想成为的那个人的模样,脚下的路就会更加从容。
张爱敏老师创想着出一套工作室的书系,就给了我很大的动力,虽然说也不是特别优秀的一个人,但相信只要努力,优秀就可以向自己靠近。
感谢导师的开导和安慰,在我心情沮丧的时候,送给我背后的支撑和鼓励。
~~
张文质老师在这篇文章中,写到了一句话:
如果你去一个远的地方比较久,一定要带一本老书,就是那种读了又读,读了又读的书。
在我的包里,经常带的书是什么呢?
我想,不会是教育类的作品,也不会是小说,而应该是一本诗集。
诗歌是一种雅致的存在,一种空灵的存在,一种唯美的存在。
它让我阅读到美,认可到美,感受到美,思考到美,创作到美。
感谢张文志老师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