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学思考语文 语花语文教育

宽厚为怀---读《古文观止》(二)

2019-08-25  本文已影响1人  字花

苏洵在《张益州画像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碪斧令,于是民始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理,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成功平息了益州的骚乱,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得到了百姓的爱戴,百姓为他建立了殿堂画像。

按说平息骚乱应该非常困难,但张公像扶正倾斜将倒的器物一样轻松,真是四两拨千斤啊。

张公能这么举重若轻,关键在于看清问题的本质:百姓的性情是可以改变的,只是要看官吏怎么对待他们。于是张公宽政爱民,不以对待盗贼的态度对待他们,而是以对待齐鲁人的态度对待蜀人。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对“症”下药,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张公思考的不是怎么去威胁百姓让他们害怕,而是绕到骚乱背后思考,他们为什么如此不怕死,制造骚乱,成为亡命之徒?张公读懂了蜀人内心的渴望,从源头上遏制了骚乱。

张公面对骚乱不操之过急,而能气定神闲,能找准平息骚乱的方法。,皆缘于他爱蜀人深切,所以待蜀人宽厚。从内心为蜀人生活计,而非谋个人功名之利。

其实做班主任也是一样啊,要能从源头上处理问题,而不是直接堵住“泛滥的骚乱”。骚乱会频仍,而源头一旦被扼制,整个流域则会一片清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