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家语文教育教研行思

“言”中有味话《雷雨》

2018-06-21  本文已影响71人  芳语文

                      “言”中有味话《雷雨》

                            ——观“同课异构”《雷雨》有感

                        岐山三中  侯会芳

        6月13日,阳光照耀下的岐山高中散发着振奋人心的力量。陕西省程浩平、程雪慧名师工作室“同课异构”活动在这里拉开了帷幕。本次“同课异构”课题为《雷雨》,执教者为岐山县高级中学于晓英老师(市级教学能手)和西安六中魏昆鹏老师(省级学带、省级教学能手)。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多幕话剧。剧作通过周鲁两家8个人物的历史与现实纠葛,反映了从光绪二十年(1894)到1920年以后约达30年的复杂社会生活和冲突。故事写某矿董事长周朴园,年轻时遗弃了为他已生二子的婢女侍萍,长子周萍留在周家,侍萍携次子投河遇救,离乡远走。周朴园误以为她已死。后周家亦北迁,与侍萍再嫁的鲁家共居一地,互不相知。鲁家父女皆在周家为仆,次子大海在矿上做工,周妻繁漪与长子周萍有私情,后知周萍爱鲁女四凤,繁漪欲遣去四凤就召来侍萍,两家关系始被揭开。周萍与四凤知为异父同母兄妹,双双自杀。繁漪之子周冲为救护四凤也触电身亡。大海为罢工代表在周家受辱被殴,逃奔而去。侍萍与繁漪不堪重压,一呆一疯,只剩下周朴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周朴园是剧中各种悲剧的根源。作品以他为中心,安排了两条主要的线索:一是他与妻子蘩漪的冲突,以表现家庭内部的矛盾;一是他与矿工鲁大海的冲突,以表现他与工人的对立。这两条线索又通过侍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

        周朴园更是一个专制冷酷的封建家长,在家中,他的话就是法律,为了贯彻他的意志,不惜牺牲任何人的幸福。他与蘩漪的关系,表面上是一种夫妻关系,实际上却完全是一种主仆关系,他需要蘩漪做的,只是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服从的榜样”。在“第一幕”他强迫蘩漪喝药的一场戏中,蘩漪拒绝了他的要求,他先是让小儿子周冲端着药去劝,看着周冲含泪的眼睛,蘩漪只好退而求其次,请求留到晚上再喝。可他仍不肯让步,又命令大儿子周萍去劝,并且要跪着劝,直到蘩漪认输方才罢手。在他的眼中,蘩漪根本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起码的尊严,他关心的也不是妻子的健康,而只是自己的意志。

        周朴园与前婢女侍萍的关系,更充分暴露了他伪善的本质,年轻时他诱骗了侍萍,当他以为侍萍已经投河自尽后,为了安慰自己的良心,纪念自己一生中仅有的一次真爱,不仅为长子取名为“萍”,保留了侍萍生周萍时的房间模样,甚至喜欢关窗的习惯,而且还一直把侍萍当作“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要为她修一座墓。但是,当他日思暮想的侍萍以女佣母亲的身份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却马上翻脸不认人。

        不过曹禺并没有把周朴园作为一个阶级的典型,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塑造。他对蘩漪的冷酷,是因为他始终无法得到她的爱;他与鲁大海的冲突,则是当时社会上日益激烈的劳资矛盾的反映;而对侍萍的翻脸,则因为他不敢正视自己的心。最后,当侍萍再次出现在周家的客厅时,他怀着忏悔的心情,命令周萍前来与自己的生母相认。

        全剧四幕戏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之内(从上午到深夜),地点也集中在周鲁两家的范围内,出场的八个主要人物全都有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课文节选的是原剧第二幕,蘩漪因为四凤和周萍热恋,便通知四凤的妈妈——在一个很远的学堂里做佣人的鲁侍萍,来周家带走四凤。课文便由此展开。

        于老师和魏老师会怎样上这课呢?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他们的课堂。

        一、花开两朵读有味

        叶圣陶先生说:“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肖培东老师说:“以读促思,以读助悟,我想来想去,还是读书最好。”于老师和魏老师的课堂都沉浸在琅琅书声中。

        1.角色朗读激兴趣

        深入角色产生共鸣是学习剧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分角色朗读,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时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能更好地体会文本中人物的内心感受。课堂上,于晓英老师和魏昆鹏老师不约而同创设语境选择不同语段,随机抽取学生分角色朗读周鲁二人的对话,学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更深切地感受到周朴园的老奸巨猾、冷酷傲慢,鲁侍萍的痛苦、愤恨、失望和无可奈何。学生仅仅是在朗读课文吗?不,不是,他们全情投入分明就是在演人物。

        2.范读指导有实效

        好的范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灵的启迪,是美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到教材中去,要把文章的道理或情感弄清,自己先从中受到启发教育,反过来才能指导学生,感染学生。于晓英老师就是在深读文本的基础上与学生搭档,师生合作选段分角色朗读的,这不仅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更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得以提高,继而进一步加深对主人公周朴园的理解。课堂上,于老师对六个“哦”进行了细致的朗读指导(情境、语调、重音、快慢、情绪等),层级渗透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一点一点读出人物(周朴园)丰富的内心变化(不见时怀念,相见时冷酷),学生在于老师的指导下越读越有味。

        3.读后评议滋味长   

        于老师和魏老师的课堂朗读都是有始有终的。学生朗读完后,师生共同评价,从中找出长处和不足,从而发现朗读的规律,为以后的课文朗读指明方向。朗读评议时,于老师更是进行自我剖析,坦诚指出自己朗读的不足之处,提醒学生一定要带着感情去读,实实令人敬佩。这一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是的,我们要让朗读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习语文、品味语文。

        二、聚焦一点深挖掘

        曹公奇老师在《好语文课的基本特征》一文中写道:“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一定是具体精要的、集中简约的,是便于操作的、能够在当堂达成的。”

        课堂上于晓英老师把目光集中在周鲁二人的对话上,通过潜台词品析周朴园的形象。

        课堂环节一:从一个词“哦”品析周朴园的心理变化。通过问题“相遇试探这一层中,周朴园的“哦”有几处?表现了什么?”与学生同读共品,六个“哦”层层剥离引导学生一步步解析周朴园的心理变化(平静——回忆——惊讶——紧张——不知所措)。

        课堂环节二:从一个句式探究周朴园的心理。问题引领“试探这一层中,周朴园的短问句、长问句有哪些?品读这些问句的情感。”学生从“怎么就用不着呢?”“什么?她真的还活着?”等问句进一步了解周朴园的自私与虚伪。

        课堂环节三:从最冷酷的一句话揭开周朴园的面纱。这一环节由学生从节选剧本中寻找句子并说明理由。学生自由选句,大胆解读。通过交流讨论,同学们呼声最高的是“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呢?”一句。故人偶相遇,相认生新恨。不如早相忘,无爱亦无恨。

        魏昆鹏老师设计了三大板块:一是戏剧三要素(矛盾冲突,人物语言,舞台说明)。告诉学生学习戏剧,要注意舞台表演的特点,抓住人物语言,由外而内品析人物形象。二是人物关系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将剧本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全部理清。三是分角色朗读主要对话,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形象。魏老师节选了几处典型的人物对话(“不,不,不用”达到什么效果?“什么?鲁大海?我的儿子?”等),指导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品析人物。课堂聚焦在第三板块(分角色朗读主要对话,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形象)上,线条简洁,重点明晰。

        这就是“具体精要、集中简约”,真可谓是小切口见大世界,小课堂现大舞台。

        三、贴着文本析人物

        于晓英老师和魏昆鹏老师的课都使用了ppt,但是他们的课件都简洁明了,没有大量的花里胡哨的图片,没有音频视频来助阵,分析人物均来源于对剧本中人物语言的解读,显得干净而清爽。正如曹公奇老师所说:“品读语言,就是紧贴文本,读读品品,从关键的词语、精妙的句子入手,仔细咀嚼,反复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语文课教学的核心。”

        比如于晓英老师引导学生品读“她真的还活着?”一句时,她抓住了两个关键词“真的”“还”,让学生讨论这里的“真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还”体现出周朴园知道鲁侍萍还活着时什么样的心态,从文字本身探察人物心理。魏昆鹏老师引导学生品析“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一句时,抓住关键词“明明白白”追问学生:为什么说要“明明白白”地谈一谈,这个词体现周朴园什么样的心理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此时的周朴园要揭去怀念温情的伪装,展现他的冷酷与无情了。两位老师的课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引领着学生在文字中行走,在文字中发现,用文本教文本,品言语析人物,尽显语文本色。

        四、观课议课之我思

      于晓英老师温婉典雅,魏昆鹏老师睿智幽默,他们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都很频繁。仔细审视我们会发现有些交流实效性不强,对课堂的推动作用也不大。比如魏老师的分角色朗读,越往后越显困难,于老师的周朴园形象归纳板书与学生理解发言稍显脱节等等。基于以上情形,我有下列思考:

        1.课堂教学一定要关注学情。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了解学情,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师生共鸣点,这样才能唤醒,才能点燃。

        2.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堂课确实需要教师课前精心设计,但是课堂上除了“再现”还有“生成”,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生成,并据此调整课堂结构和板书等。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高阶目标,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阵地之一。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老师,敢于发表自我见解,敢于挑战权威和老师。因此,各类助读资料不能过量堆砌,应适可而止。千万不能用名家言论束缚学生思维,让他们“戴着镣铐”去思考,还指责他们缺乏创新精神。

        在同课中碰撞,在异构中成长。感谢于老师和魏老师的倾情奉献,向两位老师学习的同时,我们更要反观自己深入思考,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让语文课更灵动更纯粹。

                                                                2018.6.21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