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成长、新征程》——互加计划青椒学员提升写作研修班学员作品集名师工作室联盟教学

如何让教案成为乡村老师成长的奠基石,而不是负累

2019-04-24  本文已影响224人  肖丽好

        纵观当下的“教案观”,很多教育局明文规定:严禁教师不带教案进课堂!无教案,不课堂!看似很重视教案的,但实际上重视的却只是“有无”教案,而非质量。

        首先,我们要承认,教案对课堂的重要性。一份完整的教案,既有课前的预设,又有课后的反思、总结;一份好的教案,记载的是课堂的起承转合,容量是相当大的;一份高质量的教案,绝非突发奇想一瞬间的功夫,而是需要长时间仔细打磨,不断推敲的。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学校里各种“表哥”“表叔”前仆后继,接踵而至。学校的教育人们,自上而下的都不得不为此让道。从此,好好地教书,开始成了一线教育人们的一种奢望——上有政绩任务需完成,刻不容缓;下有教学质量待提高,迫在眉睫。教师,从此成了夹缝中求生的困兽。层层枷锁,困住的不仅仅是一线教师们疲惫的身躯,还有那一颗颗教育的赤子之心。

        久而久之,教案有何用?教案,就是为了应付检查用,为了评职称用,除此之外别无他用——此荒谬思想开始遍地开花。于是,我们会看到不论老教师,还是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们,每天除了应付学校的各项检查外,就是开启了机械化搬砖模式——老教师,教参都可以不用,直接将往年的教案换本新纸张;刚入职的新教师们,更是成了教参的手动复印机。不是老师不愿花心思,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的一线教师,尤其偏远山区的教师们,一人顶着数门课程,精力实在有限。

        其实,上级检查教案,初衷是好的,是希望老师们真的可以设计一些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要求带教案进课堂,无非是希望老师真的能不打无准备之仗。是一种督促!虽然机械化的复制,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终究不大,而且还费时费力。那么如何才能让教案成为老师真正成长的奠基石,而不是负累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曾有人说:你写一辈子的教案,未必能成为名师大家,但是你若扎扎实实写好三到五年反思,你一定可以成为名家!教学,当是常教常新的工作。教学反思,则是对课堂的一个总结,是对课程查漏补缺的最有效途经。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模式,在课堂中实践,可实践后的反思才是我们自己真正的东西。一味的拿来主义,是一种敷衍,更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亵渎。

        上级希望下级真诚一点,而下级又何尝不希望上级能体谅一点?“一刀切”的模式,以有无定资格的制度,实在不是上上之策。

        其实,跳出制度来看,我们的路,好像有点走偏了。教案,是为了帮助我们成长,而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成长环节不是在课前,而是课后。所以反思应该才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如何教?我们可以借鉴!如何思?全在自己。

        与其让老师们花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复制借鉴,只为敷衍,不如多给老师们留一些思索的空间去改良,去成长。借鉴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复制,打印;成长,最真诚的方式就是笔写我心。

        让教案不再是老师成长的负累,而是奠基石,那么请为老师们多留一些精力去踩实成长之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