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文拾贝大楠的老铁们跟着张文质写作

九二九一二三四五

2023-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尘老师

今天是9月29日,中秋节,也是国庆长假首日。本来标题要写《中秋四项奖励》,但想着写的这些事大部分跟中秋节其实相关性不大,所以最后用了这个标题。数字是数学最基本的符号,说到数学基本上离不开数字,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对数字有天然的亲切感。全数字的标题,比较少见,是不是感觉比较特别?

“九二九“,就是9月29日的意思。“一二三四五”是什么呢?听我慢慢道来。

今天想聊的第一项奖励,跟今天是比较契合的,就是中秋节薄饼。

今天中秋节,晚上,陈慧蓉名师工作室进行了团建活动,主要是线上薄饼。下午做了小程序的测试,晚上分成三桌,进行博饼活动。这是工作室中秋第二次博饼活动。

我是一个幸运儿,获得了本桌的状元,被伙伴们抢了两次,都没被抢走,稳居榜一的位置。

我们工作室的凝聚力非常高,得益于领衔人的用心。她不但经常投喂一些精神食材,分享一些好的资料,还会争取各种锻炼的平台,供小伙伴们展示,倒逼大家去学习。

最关键的是,她不是单纯地把任务交给你,而是会持续跟进,进行手把手地指导。所以不管任务有多难,大家都会踊跃去领取,因为你不用担心任务完成不了,领衔人就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除了日常的付出,一些特殊的日子,她也会安排一些团建活动。别小看这些跟教学和研究无关的,看似无用的活动,它对增进感情,凝聚人心,作用是巨大的。在这样的团队中,每个人的身心都是愉悦的,心流时刻较多,工作效率也比较高。

我今天想聊的第二份奖励来自新网师。

新网师成立于2009年,全称为“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原名“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是新教育实验旗下的教师培训机构,是面向全国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在线专业学习共同体。“新网师”秉承新教育实验理念,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愿景,以汇聚“真正热爱教育、真正热爱学习、真正热爱生命”的尺码相同者为感召,遵循教师成长规律,践行教师专业成长理论,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三专”模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新网师很早就听说过,听参与的老师说太严格了,进入新网师学习就像剥了一层皮,所以一直不敢加入。2021年秋季,感觉自己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应该能适应新网师课程的学习,便申请加入了新网师。真正学习起来,并没有感到多吃力,我想,这应该得益于近些年跟随张文质和谢云老师学习,在教育行走中的不断成长。

今天早上,刷到新网师2023年春季榜样学员公布,我选修课和必修课都榜上有名,据说榜样学员名额每门课程只有3%,且要成绩优秀,在高手如云的新网师,难得。

我知道自己这几年一直在成长,一直在进步,但知道自己的基础很差,不管别人怎么夸,我对自己,一直都是不自信的。从没想过自己也能成为榜样学员,而且两科都是。中秋节来自新网师的这份奖励,虽然不是体制内的表扬,对评职称一点用处也没有,但对我来说是一种肯定,增强了我的自信心。新网师的考核相对比较严格,这边评上的优秀,就算不是特别的优秀,也不会差到哪,这一点很重要,它给了我一份确定性。

我想聊的第三份奖励,来自文质大课堂。

文质大课堂9月28日做了一场直播,主题是揭秘#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 6年出版50多部著作的秘密》。

里面的分享嘉宾我都认识,还有一些是非常熟悉的朋友,他们的书我大部分读过,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我也听过很多老师阅读过这些书籍后的反馈,总体还不错。这些分享者的交流碰撞,一定会给到老师们启发,了解到直播间还有作者的书籍免费赠送,我除了自己参与,还积极地把直播间分享给我能链接到的老师们。

参与活动时,我也随手参与抽奖,居然抽中了普利辉老师的一本赠书。普老师的这本书我已有签名版,我寻思着,如何让这本书更有价值?

普老师这本书是参加"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300天写作活动积累下的素材整理而成的。据普老师说,他又从日更文章中根据主题,挑选了一部分整理了两本书稿,其中一本也将要与出版社签合同。

"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300天写作活动,是全国“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的延伸活动。是我2020年9月1日发起的一项驱动、陪伴教师成长的常态化活动。

除第1期是9月1日开启挑战,第2期开始,都是每年8月1日挑战开启,次年6月6日结束,每期活动历时近310天,满300天算挑战成功。现在进行的是第4期。

参与挑战者需完成每天一记录(每天自由写作一篇500字以上文章),每月一精品(每月写一篇2000字以上主题作文)的任务。

普老师连续3期挑战成功。这些素材整理出了三本书稿。这本已出版的书,对写吧的伙伴是最有意义的,是示范,是榜样,是自信,是希望。所以我准备在写吧群做一个抽奖,转赠这本书。

说干就干,点开抽奖小程序进行设置,发到写吧挑战群,邀请伙伴们参与抽奖,共享这份快乐。

山东戴冬茜老师幸运中奖,获得了我转赠的这份福利。

9月29日,苗旭峰老师把她的分享稿整理了出来,题为《“相信的人都出书了!”》我又学习了一遍,写下“我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了”。

“相信的人都出书了!”这是张文质老师说的,相信什么呢?相信“你可以出书了。”

“你可以出书了。”张老师也对我说过,但因为我听到他对写作班里太多的人说过这句话,所以我一直只把它当做一句激励的话语。

在出书这件事情上,张老师对我除了这句鼓励的话,还有过进一步的推动。去年暑假,只有几个伙伴被邀请进出版社书稿群,我是其中之一。张老师希望大家整理手中的书稿,晓霞也做了一些工作的细分和推进。

但我没有按时提交整理的书稿,一个是没有找到一条比较清晰的线来整理,一个是阅读自己的文字感觉没什么文采,思考也偏浅。一直在纠结这样的文章,是否有出版的价值和意义?张老师对我说的这句“你可以出书了。”,我自己是高度怀疑的。总之就是对自己文字的各种不自信。

因不够自信,也就缺失了整理的动力,出书更是遥遥无期。

今年教育行走后,张文质老师特别做了一期【文质说】,聊到我的师父和我,就特别提到出书这件事。张老师说:

我也是一直看着小尘在成长,工作方面的成长,组织能力、推动力这方面的成长。写作能力、研究能力都在成长。她真的也是乡村女教师里面令人敬佩,令人感动,也特别值得向别人做推荐的这样的一个范本。

我特别希望她,比如说明年能够出自己的教育专著,我肯定会去推动这件工作的,也不是说现在才推动,之前就推动了,但我想我的推动一定会有结果的。

所谓的结果,就是小尘她一定会出一本自己的教育专著的。

当时听到这样的话语,欣喜之余还是有些诚惶诚恐,觉得自己的基础不好,能力又有限,真怕自己配不上这样的推动,又不想让张老师失望,所以行走结束,除了写吧活动继续,我又建了一个写吧的精进群,叫“一年一本书”。里面的成员有连续三期写吧挑战成功者和张文质写作研修班一些优秀学员。

参与者先确定一个书的框架,然后每周提交一篇2000字以上的相关文章。一年有52周,就可以有10多万字的文稿,差不多就是一本书的容量了。

今天听到苗老师的分享,让我重新思考了张老师的这些话,或许张老师也看到了我的这份不自信。所以才给了"小尘她一定会出一本自己的教育专著的"这样坚定的话语。

张老师眼光独特,对人的感知又如此精准,他如此坚信,为何我还这样不自信呢?!

或许我离一本书的距离,只是相信张老师对我的预判。

今天要聊的第四份奖励,是读吧的。

今年我建了一个"小尘老师数学交流群",9月1日开启了《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共读活动。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6:00~6:30,大家齐聚直播间,共读新课标。每天都会有一位伙伴领取领读任务,提前准备,然后在直播间做一个解读分享。

今天,我做了电子奖状。我还把共读小结的文章汇集在一起,做了一个二维码,放在电子奖状里。发到群里,表扬了这些优秀领读者。

这一个共读活动,除了有专业阅读的目的外,还有一个目的是倒逼自己早起,也希望自己因此晚上早点休息。所以时间定得比较早。共读邀约发出后,就有个别老师表示,这么早共读是反人性的,可能难以坚持。

我自己做了心理预设,认真思考后,觉得就算最坏的情况,自己最终不能坚持下来,我也是能够接受的。所以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启了。没想到,一个月以来,每天参与的人数都不下20人,而且相对固定。说明大家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有些事,你觉得对自己有所帮助,那就马上去做,边做边完善。如果想等到你全部计划好了再做,可能就做不成了。

做个小结。

第一二项奖励,是别人给我的奖励,我是一个接受者,是一个受益者。我追着光。

第三项奖励,我既是一个接受者,也是一个施予者。我已成为光。

第四项奖励,我是一个福利发出者,正在散发光。

开始记录的时候,并没有感觉什么特别的地方。写着写着,整体复盘时,居然有了这个惊人的发现。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不就是这样吗?从追着光,享受别人给我们的助力,到成为光,边享受边传递,到最后散发光,自己有能力当一个给予者。

好吧!今天的记录就到这边,祝大家双节快乐!

(2023年9月29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