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初次捧起《语用,开启语文教学新门》 这本书,是为了制定工作室的阅读计划,没有快速的浏览与思考,只是为了尽快开启第二阶段读书活动,因而只阅读了目录并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多少制定了粗糙的阅读规划,看似工作室成员有了目标,貌似有了鞭策自己前行的力量,实则不然,此刻想想自己的规划是多么不科学,没有经过深入研读思考而得来的规划,没有高屋建瓴的阅读基础支撑的规划,纯属“盲目导航”。
本周再次捧起这本书时,心情莫可名状,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个本枯燥无味的理论书籍,而且里边很多的专业术语自己真的是吃不透,因而难免对这本书有一种抵触情绪,无法让它走进我的业余生活,无法平复自己的心情去慢慢研读。同时,在读这本书时我才发现了“夹缝中阅读”的弊端,下一次的阅读无法和上一次的思考有效串联,因而挤出来的阅读似乎是无效的,面对这本书我的心情是惶恐的,怕自己不能在既定的时间读完规定的内容,更怕的是吃不透这些专业的理论知识,也许这就是自身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水平所限吧,那么打破这一瓶颈的办法只能是循循渐进地输入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期待有一日再次捧起类似书籍,自己可以“阅读”的得心应手。
昨晚,静下心来,带着一种期待打开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给自己的阅读量再次做个规划,不再追求“读完”,而是重在“读透”。也许是给自己减压的原因吧,也许是有了前期的夹缝中的阅读基础支撑,这本书里的专业术语不再那么陌生,在反反复的圈画批注中,在深入的思考后,我发现原来这本书中的理论知识在我以前读过的那些课例书中都曾呈现过,那些成功的课例设计是由本书的理论支撑起来的。比如读到“以语用为核心的语用教学,是对语文学习的一种全新的理解,认为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它包括对文字符号,文字符号所负载的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所组合的方式方法,文字符号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等等的总体的综合性的感知和领悟。”这一理论知识,我忽然想到了刘老师执教的《画杨桃》一课,就是抓住感叹号和省略号的表意差异,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前后文语意的不同,从而达到理解“观察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的道理,可以说轻而易举化难为易,没有太多的言语“解释”,单凭“标点符号”这一训练点,就收获了累累硕果。读这一课例时我曾想刘老师的脑容量就是不一样,那一刻让读者也会脑洞大开。现在想想刘老师是有深厚独到的强大理论支撑的。再想想自己每一次听一些名师的课,他们的精彩课堂背后也是有丰厚的理论指导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我们每一位老师只有给自己输入“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给孩子输出“无尽的清泉”,学无止境,我在路上努力前行。